满分5 > 高中物理试题 >

测定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测定木块与水平长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通常需...

测定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测定木块与水平长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通常需要测力计。如果没有测力计,能否测出它们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呢?某实验小组根据转换测量的方法,测出了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他们测量的步骤和方法如图所示:

如图a,测出轻弹簧的自然长度

如图b,将木块悬挂在弹簧的下端,静止时测出弹簧的长度

如图c,将长木板固定在水平面上,用弹簧拉动木块在长木板上水平匀速运动,测出弹簧长度

1)根据测出的物理量,请你写出动摩擦因数的表达式         。写出推导过程:

2)在实验中同学们发现:如果按图d的方法,将弹簧一端连接木块,一端固定在竖直墙壁上,拉动长木板水平运动,测出弹簧长度,同样可以求得动摩擦因数

比较图c和图d的两种方法,你认为图      方法更好,原因是         

 

(1)(2)图d方法更好 【解析】试题分析:(1) 推导过程: 设轻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木块的质量为m,根据图13-a和图13-b可得: ① 由牛顿定律可知木块对长木板的压力等于它的重力,即② 根据图13-a和图13-c可得:③ 又因为④ 联立①②③④解得:⑤ (2)图d方法更好; 原因是: 要点①:用图13-c的方法很难保持木块在长木板上匀速运动,不好确定弹簧的长度。按图13-d的方法拉动长木板时,弹簧长度相对稳定,容易测量。要点②:按图13-d比按图13-c的方法实验误差较小。 考点:测定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名师点睛】此题考查测定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的试验;解题时关键是要搞清试验的原理及注意事项以及试验出现的误差等问题,并联系胡克定律进行计算.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某物理小组的学生选用电磁打点计时器,其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Hz。他们从所打印的纸带中挑选出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如图所示。01234为计数点,为记数点间的距离。

1)若纸带上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四个打印点未标出,则两个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

       s

2)利用纸带求运动物体加速度时,该小组同学提出两种方法:

方法甲:求出纸带上相邻两点的瞬时速度,利用定义式求出加速度。

方法乙:利用推导式求出加速度。

对于方法甲,你认为怎样做可以进一步减小误差:

对于方法乙,式中表示的是

3)试推证:当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计算式成立。

 

查看答案

如图,光滑圆弧的半径为80cm,有一质量为10kg的物体自A点从静止开始下滑到B点,然后又沿水平面前进4m,到达C点停止,求:

1)物体到达B点时的速度;

2)物体沿水平面运动的过程中摩擦力做的功;

3)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g10m/s2

 

查看答案

某同学以5m/s的水平初速度抛出一个物体,若抛出点离地面高18m,不计空气阻力。求:

1物体在空中运动的时间 

2物体落地点到抛出点的水平距离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质量为5kg的物体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现用F =20N与水平方向成θ=370的力拉物体,使物体加速运动,求:物体的加速度的大小?sin370=06   cos370=08  g=10 m/s2

 

 

查看答案

一物体作匀变速直线运动,从某时刻开始计时,1s末速度是3m/s,3s末速度为1m/s,求:

1物体运动的加速度?

2开始计时时刻,物体的速度多大?

3从计时开始到物体速度为零,物体位移多大?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