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物理试题 >

某同学用如甲图所示的电路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所用的实验器材有:待测电源E,电...

某同学用如甲图所示的电路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所用的实验器材有:待测电源E,电阻箱R最大阻值9999满分5 manfen5.com,定值电阻R0阻值为20满分5 manfen5.com,电压表量程为3V,内阻约为2k满分5 manfen5.com,开关S

实验步骤:将电阻箱阻值调到最大,先闭合开关S,多次调节电阻箱,记下电压表的示数U和电阻箱相应的阻值R,以满分5 manfen5.com为纵坐标,R为横坐标,作满分5 manfen5.com图线如图乙).

满分5 manfen5.com

1E为电源电动势,r为电源内阻,写出满分5 manfen5.com关系表达式用E、r、R0表示____

2根据图线求得电源电动势E=_____V,内阻r=______满分5 manfen5.com.(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用该种方法测电源电动势存在系统误差,产生系统误差的原因是_______

 

(1) (2), (3)由于电压表的分流,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闭合回路欧姆定律可得,变形可得 (2)图像的斜率,解得,图像的纵截距,解得 (3)由于电压表的分流,比实际电流要大, 考点:考查了测量电源电压和电动势实验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如图甲为利用一端有定滑轮的长木板“验证动能定理”的实验装置,请结合以下实验步骤完成填空

满分5 manfen5.com

1将长木板放在水平桌面上,安装实验装置,并调节定滑轮的高度用天平称出滑块和挡光条的总质量M,用游标卡尺测出挡光条的宽度L,如图乙所示,L为____cm用米尺测量光电门1、2的距离为s

2滑块通过细线连接轻质托盘内放砝码,改变内放砝码的质量,给滑块一个初速度,使它从轨道左端向右运动,发现滑块通过光电门1的时间等于通过光电门2的时间测出这时砝码和轻质托盘的总质量满分5 manfen5.com

3实验时,再用天平称量质量为m1的钩码放入托盘内开始实验,由数字计时器读出遮光条通过光电门1、2的时间t1、t2,在滑块从光电门1运动到光电门2的过程中,外力对滑块和挡光条做的总功W=_____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滑块和挡光条动能的增量△EK=______,若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两者相等,即可认为验证了动能定理

4实验时为减少误差,使用的砝码和托盘的总质量m与滑块和挡光条的总质量M的数值关系应该满足m____M填“远小于”、“远大于”或“近似等于”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是高压电场干燥中药技术基本原理图,在大导体板MN上铺一薄层中药材,针状电极O和平板电极MN之间加上高压直流电源,其间产生强非匀强电场E;水分子是极性分子,可以看成棒状带电体,一端带正电,另一端带等量负电;水分子在电场力的作用下会加速从中药材中分离出去,在鼓风机的作用下飞离电场区域从而加速干燥如图所示虚线ABCD是某一水分子从A处由静止开始的运动轨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水分子在B点时,水分子带正电一端受到的电场力与带负电荷一端受到电场力大小不相等

B水分子沿轨迹ABCD运动过程中电场力始终做正功

C水分子沿轨迹ABCD运动过程中电势能先减少后增加

D如果把高压直流电源的正负极反接,水分子从A处开始将向下运动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匝数比为l:5,原线圈两端的电压如图乙所示氖泡在两端电压达到100 V时开始发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图乙中电压的有效值为满分5 manfen5.com   B开关接通后,氖泡的发光频率为50 Hz

C开关断开后,电压表的示数变大  D开关断开后,变压器的输出功率不变

 

查看答案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伽利略根据理想斜面实验,提出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经典力学的基础是牛顿运动定律,它适用于宏观和微观世界

C安培提出了分子电流假说,并在磁场与电流的相互作用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D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使人类从蒸汽机时代步入了电气化时代

 

查看答案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厂,试验出时速高达605公里的高速列车已知列车运行的阻力包括车轮与轨道摩擦的机械阻力和车辆受到的空气阻力,若认为机械阻力恒定,空气阻力和列车运行速度的平方成正比,当列车以时速200公里行驶的时候,空气阻力占总阻力的70%,此时列车功率为1000kW,则估算高速列车时速在600公里时的功率大约是

A10000kW    B20000kW    C30000kW    D40000kW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