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物理试题 >

水平放置的平行金属板MN之间存在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和垂直于纸面的交变磁场(如图a...

水平放置的平行金属板MN之间存在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和垂直于纸面的交变磁场(如图a所示,垂直纸面向里为正),磁感应强度B0=50T,已知两板间距离d=0.3m,电场强度E=50V/m,M板中心上有一小孔P,在P正上方h=5cm处的O点,一带电油滴自由下落,穿过小孔后进入两板间,若油滴在t=0时刻进入两板间,最后恰好从N板边缘水平飞出.已知油滴的质量 m=10﹣4 kg,电荷量q=+2×10﹣5 C(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取g=10m/s2,取π=3)求:

满分5 manfen5.com

(1)油滴在P点的速度;

(2)N板的长度;

(3)交变磁场的变化周期.

 

(1)油滴在P点的速度为1m/s; (2)N板的长度为0.6m; (3)交变磁场的变化周期为0.3s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机械能守恒可求得P点的速度 (2)分析粒子受力,重力和电场力平衡,粒子受洛伦兹力做匀速圆周运动,粒子要想从N板右端水平飞出,在场内做三次圆弧运动,由此可求N板的长度; (3)根据T=,求出粒子运动周期,从而求出交变磁场变化周期. 【解析】 (1)带电油滴从O点到P点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① 代入数据得:v=1m/s ② (2)进入场区时,因为:mg=10﹣3N,qE=10﹣3N,方向向上. 所以,重力与电场力平衡,粒子做匀速圆周运动. 所以有: ③ 代入数据得:R=0.1m ④ 油滴要想从N板右端水平飞出,粒子在场内做三次1/4圆弧运动. 所以,N板的长度:L=6R ⑤ 解得:L=0.6m ⑥ (3)油滴在磁场中运动的周期:T0= (或T0=) ⑦ 所以,交变磁场的周期:T= ⑧ 联立解得:T=0.3s 答:(1)油滴在P点的速度为1m/s; (2)N板的长度为0.6m; (3)交变磁场的变化周期为0.3s 【点评】本题是带点粒子在混合场中运动的问题,关键是分析粒子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难度适中.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两根平行金属导轨放置在倾角为θ的绝缘斜面上,两导轨之间的距离为L,仅在虚线MN下面的空间存在着磁感应强度随高度变化的磁场(同一水平线上各处磁感应强度相同),磁场方向垂直斜面向下,导轨上端跨接一阻值为R的定值电阻.质量为m的金属棒的两端套在导轨上并可在导轨上无摩擦滑动,金属棒始终与导轨垂直,导轨和金属棒的电阻不计,现将金属棒从O处由静止释放,进入磁场后金属棒正好做匀减速运动,刚进入磁场时速度为v,到达P处时速度为0.5v,O处和P处到MN的距离相等,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求:

满分5 manfen5.com

(1)金属棒在磁场中所受安培力F的大小;

(2)在金属棒从开始运动到P处的过程中,电阻R上共产生多少热量.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半径R=0.4m的光滑圆弧轨道BC固定在竖直平面内,轨道的上端点B和圆心O的连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θ=30°,下端点C为轨道的最低点且与粗糙水平面相切,一根轻质弹簧的右端固定在竖直挡板上.质量m=0.1kg的小物块(可视为质点)从空中A点以v0=2m/s的速度被水平抛出,恰好从B点沿轨道切线方向进入轨道,经过C点后沿水平面向右运动至D点时,弹簧被压缩至最短,C、D 两点间的水平距离L=1.2m,小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g取10  m/s2.求:

满分5 manfen5.com

(1)小物块经过圆弧轨道上B点时速度vB的大小;

(2)小物块经过圆弧轨道上C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

(3)弹簧的弹性势能的最大值Epm

 

查看答案

在测量金属丝电阻率的实验中,可供选用的器材如下:

待测金属丝:Rx(阻值约4Ω,额定电流约0.5A);

电压表:V(量程3V,内阻约3kΩ);

电流表:A1(量程0.6A,内阻约0.2Ω);

电流表:A2(量程3A,内阻约0.05Ω);

电源:E1(电动势3V,内阻不计);

E2(电动势12V,内阻不计);

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约20Ω);

螺旋测微器;毫米刻度尺;开关S;导线.

满分5 manfen5.com

①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的直径,示数如图1所示,读数为      mm.

②若滑动变阻器采用限流接法,为使测量尽量精确,电流表应选      、电源应选      (均填器材代号),

③在图2虚线框内完成电路原理图.

 

查看答案

为了测量木块与木板间动摩擦因数μ,某小组使用位移传感器设计了如图1所示实验装置,让木块从倾斜木板上一点A由静止释放,位移传感器可以测出木块到传感器的距离.位移传感器连接计算机,描绘出滑块相对传感器的位移s随时间t变化规律,如图2所示.

满分5 manfen5.com

①根据上述图线,计算0.4s时木块的速度v=      m/s,木块加速度a=      m/s2

②为了测定动摩擦因数μ,还需要测量的量是      ;(已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

③为了提高木块与木板间动摩擦因数μ的测量精度,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A.A点与传感器距离适当大些

B.木板的倾角越大越好

C.选择体积较大的空心木块

D.传感器开始计时的时刻必须是木块从A点释放的时刻.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A、B、C三个小球(可视为质点)的质量分别为m、2m、3m,B小球带负电,电荷量为q,A、C两小球不带电(不考虑小球间的静电感应),不可伸长的绝缘细线将三个小球连接起来悬挂在O点,三个小球均处于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中,电场强度大小为E,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满分5 manfen5.com

A.静止时,A、B两小球间细线的拉力为5mg+qE

B.静止时,A、B两小球间细线的拉力为5mg﹣qE

C.剪断O点与A小球间细线的瞬间,A、B两小球间细线的拉力为满分5 manfen5.comqE

D.剪断O点与A小球间细线的瞬间,A、B两小球间细线的拉力为满分5 manfen5.comqE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