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夏季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于2014年8月在南京成功举行.在考察下列运动员的比赛成绩时,可视为质点的是( )
A.
马拉松
B.
跳水
C.
击剑
D.
体操
如图1所示,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为0.5T,其方向垂直于倾角θ为30°的斜面向上.绝缘斜面上固定有“A”形状的光滑金属导轨MPN(电阻忽略不计),MP和NP长度均为2.5m,MN连线水平,长为3m,以MN的中点O为原点,OP为x轴建立一维坐标系Ox,一根粗细均匀的金属杆CD,长度d为3m,质量m为1kg,电阻R为0.3Ω,在拉力F的作用下,从MN处以恒定速度v=1m/s在导轨上沿x轴正向运动(金属杆与导轨接触良好),g取10m/s2.
(1)求金属杆CD运动过程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E及运动到x=0.8m处电势差UCD;
(2)推导金属杆CD从MN处运动到P点过程中拉力F与位置坐标x的关系式,并在图2中画出F﹣x关系图象;
(3)求金属杆CD从MN处运动到P点的全过程产生的焦耳热.
如图所示为一个小型旋转电枢式交流发电机的原理图,其矩形线圈的长度ab=0.25m,宽度bc=0.20m,共有n=100匝,总电阻r=1.0Ω,可绕与磁场方向垂直的对称轴OO′转动.线圈处于磁感应强度B=0.40T的匀强磁场中,与线圈两端相连的金属滑环上接一个“3.0V,1.8W”的灯泡.当线圈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时,小灯泡消耗的功率恰好为1.8W.求:
(1)通过小灯泡的电流和发电机线圈产生感应电动势最大值;
(2)线圈转动的角速度ω;
(3)线圈以上述角速度转动,由如图位置转过30°角,在此过程中,通过小灯泡电量.
如图所示,直角坐标系xOy位于竖直平面内,在竖直的y轴右侧存在垂直xOy平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B=1T,在第四象限有一个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E1,场强E1=2N/C,第一象限存在一个匀强电场E2(图中没有画出).一个带电小球(可视为质点)从y轴上的A点与y轴正方向成30°角射入第四象限,沿直线运动到x轴上的C点,从C点进入第一象限后,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并通过y轴上的D点射入第二象限,O、D间的距离L=1.2m.已知带电小球质量为m=3.6×10﹣4kg,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1)带电小球的电性和电荷量;
(2)匀强电场E2的电场强度;
(3)带电小球从A点运动到D点的位移及时间.
如图所示,固定于同一条竖直线上的A、B是两个带等量异种电荷的点电荷,电荷量均为Q,其中A带正电,B带负电,D、C是它们连线的垂直平分线,A、B、C三点构成一边长为d的等边三角形.另有一个带电小球E,质量为m、电荷量为+q(可视为点电荷),被长为L的绝缘轻质细线悬挂于O点,O点在C点的正上方.现在把小球E拉到M点,使细线水平绷直且与A、B、C处于同一竖直平面内,并由静止开始释放,小球E向下圆周运动到最低点C时,速度为v.(已知静电力恒量为k,取D点的电势为零),试求:
(1)在点电荷A、B所形成的电场中,C点的电势φC;
(2)在点电荷A、B所形成的电场中,M点的电势φM;
(3)在小球经过C点时绝缘细线所受的拉力T.
在描绘小灯泡伏安特性曲线的实验中,提供的实验器材有:
A.小灯泡(额定电压为2.0V,额定电流约为0.5A);
B.电源E:电动势为3.0V,内阻不计;
C.电压表V:量程为0~3V,内阻约为1kΩ
D.电流表A:量程为0~0.6A,内阻约为0.6Ω;
E.滑动变阻器R1:最大阻值为l5Ω,额定电流为1.0A;
F.滑动变阻器R2:最大阻值为l50Ω,额定电流为1.0A;
G.开关S及导线若干
实验得到如下数据(I和U分别表示通过小灯泡的电流和加在小灯泡两端的电压):
I/A | 0.00 | 0.12 | 0.21 | 0.29 | 0.34 | 0.38 | 0.42 | 0.45 | 0.47 | 0.49 | 0.50 |
U/V | 0.00 | 0.20 | 0.40 | 0.60 | 0.80 | 1.00 | 1.20 | 1.40 | 1.60 | 1.80 | 2.00 |
(1)实验中滑动变阻器应选用 (请填写选项前对应的序号字母).
(2)请你不要改动已连接导线,在下面的实物连接图中把还需要连接的导线补上.闭合开关前,应使变阻器滑片放在最 (填“左”或“右”)端.
(3)在坐标系中画出小灯泡的U﹣I曲线.
(4)若将本题中的小灯泡接在电动势是1.5V、内阻是1.0Ω的电池两端,则小灯泡的实际功率约为 W(保留两位有效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