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描绘小灯泡伏安特性曲线的实验中,提供的实验器材有:
A.小灯泡(额定电压为2.0V,额定电流约为0.5A);
B.电源E:电动势为3.0V,内阻不计;
C.电压表V:量程为0~3V,内阻约为1kΩ
D.电流表A:量程为0~0.6A,内阻约为0.6Ω;
E.滑动变阻器R1:最大阻值为l5Ω,额定电流为1.0A;
F.滑动变阻器R2:最大阻值为l50Ω,额定电流为1.0A;
G.开关S及导线若干
实验得到如下数据(I和U分别表示通过小灯泡的电流和加在小灯泡两端的电压):
I/A | 0.00 | 0.12 | 0.21 | 0.29 | 0.34 | 0.38 | 0.42 | 0.45 | 0.47 | 0.49 | 0.50 |
U/V | 0.00 | 0.20 | 0.40 | 0.60 | 0.80 | 1.00 | 1.20 | 1.40 | 1.60 | 1.80 | 2.00 |
(1)实验中滑动变阻器应选用 (请填写选项前对应的序号字母).
(2)请你不要改动已连接导线,在下面的实物连接图中把还需要连接的导线补上.闭合开关前,应使变阻器滑片放在最 (填“左”或“右”)端.
(3)在坐标系中画出小灯泡的U﹣I曲线.
(4)若将本题中的小灯泡接在电动势是1.5V、内阻是1.0Ω的电池两端,则小灯泡的实际功率约为 W(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用多用电表探测黑箱内的元件.图甲所示的黑箱内有一个电源和一个电阻,a、b为黑箱的两个输出端.
(1)某同学用多用电表进行了以下几步测量:
A.用欧姆挡测量a、b间的电阻;
B.用电压挡测量a、b间的输出电压;
C.用电流挡测量a、b间的输出电流.
你认为以上测量中不妥的有 (填序号);
(2)使用完毕,应将选择开关置于 图(填“左”或“中”或“右”)所示位置;
(3)含有电源的黑箱相当于一个“等效电源”,a、b是等效电源的两极.为了测定这个等效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该同学设计了图乙所示的电路,调节变阻器的阻值,记录下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并在方格纸上建立了U﹣I坐标,根据实验数据画出了坐标点(如图丙所示).由图可求出等效电源的电动势E= V,内阻r= Ω.
已知满偏电流为 Ig=3mA,内阻为Rg=100Ω的电流表,把它串联一个4.9kΩ的电阻后,作电压表使用,该电压表的量程为 V.若用它测量某一电路两端电压时,电压表示数如图所示,则电路两端电压为 V.
如图所示,套在足够长的绝缘粗糙直棒上的带正电小球,其质量为m,带电量为q,小球可在棒上滑动,小球与棒的动摩擦因数为μ,现将此棒竖直放入沿水平方向的且互相垂直的匀强磁场和匀强电场中,设小球电量不变,电场强度为E,方向水平向右,磁感应强度为B,小球沿棒由静止开始下滑,则( )
A.小球下落的最大加速度是g
B.小球下落的最大速度是
C.当电场反向时,小球下落的最大加速度是g
D.当电场反向时,小球下落的最大速度是
如图所示,平行金属导轨与水平面成θ角,导轨与固定电阻R1和R2相连,匀强磁场垂直穿过导轨平面.有一导体棒ab,质量为m,导体棒的电阻与固定电阻R1和R2的阻值均相等,与导轨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导体棒ab沿导轨向上滑动,当上滑的速度为v时,受到安培力的大小为F.此时( )
A.电阻R1消耗的热功率为
B.电阻R1消耗的热功率为
C.整个装置因摩擦而消耗的热功率为μmgvcosθ
D.整个装置消耗的机械功率为(F+μmgcosθ)v
如图所示,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有理想边界,用力将矩形线圈从有边界的磁场中匀速拉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
A.速度越大,拉力做功越多
B.线圈边长L1越大,拉力做功越多
C.线圈边长L2越大,拉力做功越多
D.线圈电阻越大,拉力做功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