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物理试题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驱动力频率f等于系统的固有频率f0时,系统的振幅最...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驱动力频率f等于系统的固有频率f0时,系统的振幅最大

B.波可以绕过障碍物继续传播,这种现象叫波的干射

C.两狭缝射出的光到达P点的路程差等于半波长的偶数倍时,这时出现暗条纹

D.振荡的电场周围产生振荡的磁场

 

AD 【解析】 试题分析:驱动力频率等于系统的固有频率时,出现共振现象;波的衍射可以绕过障碍物继续传播;路程差等于半波长的偶数倍时,这是出现明条纹,若是奇数倍则是暗条纹;非均匀变化的电场会产生变化的磁场,均匀变化的电场会产生稳定的磁场,从而即可求解. 【解析】 A、当驱动力频率f等于系统的固有频率f0时,出现共振现象,系统的振幅最大,故A正确; B、可以绕过障碍物继续向前传播的现象叫波的衍射,故B错误; C、路程差等于半波长的偶数倍时,这是出现明条纹,而是奇数倍时,则是暗条纹,故C错误; D、振荡的电场是非均匀变化的电场,因而能产生振荡的磁场,从而产生电磁场,故D正确; 故选:AD. 【点评】考查共振现象的条件,掌握明暗条纹的条件,认识衍射没有条件,而明显波的衍射的条件,注意变化有非均匀变化与均匀变化之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有一匀强磁场分布在以O为中心的一个圆形区域内,磁场方向垂直于xy平面(磁场未画出).某时刻起一个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电粒子,由原点O开始运动,初速为v,方向沿x轴正方向.最终粒子到达y轴上的P点,此时速度方向与y轴的夹角为30°,已知OP的距离为L,如图所示.不计重力的影响.

满分5 manfen5.com

(1)求磁场区域的半径R及磁场的磁感强度B的大小;

(2)求带电粒子从O运动到P点的时间t;

(3)若在P点的上半部存在一与水平方向成30°的匀强电场E,则带电粒子再次到达y轴上的点Q点(未画出)时,距O点的距离S.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在同一竖直平面内,一轻质弹簧下端固定在位置E,上端恰好与水平线CD齐平,静止在倾角为θ=53°的光滑斜面上.一长为L=1.8m的轻质细绳一端固定在O点上,另一端系一质量为m=1kg的小球,将细绳拉至水平,使小球从位置A由静止释放,小球到达最低点B时,细绳刚好被拉断.之后小球恰好沿着斜面方向撞上弹簧上端并将弹簧压缩,最大压缩量为x=0.5m.取g=10m/s2,sin53°=0.8,cos53°=0.6.求:

满分5 manfen5.com

(1)细绳受到的拉力最大值Tm

(2)B点到水平线CD的高度h;

(3)弹簧所获得的最大弹性势能Ep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质量为4kg的小球用细绳拴着吊在行驶的汽车后壁上,绳与竖直方向夹角为37°.已知g=10m/s2,sin37°=0.6,cos37°=0.8,求:

满分5 manfen5.com

(1)汽车匀速运动时,细线对小球的拉力和车后壁对小球的压力.

(2)当汽车以a1=2m/s2向右匀减速行驶时,细线对小球的拉力和小球对车后壁的压力.

(3)当汽车以a2=10m/s2向右匀减速行驶时,细线对小球的拉力和小球对车后壁的压力.

 

查看答案

我校开展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实验操作的活动.同学们现要测定电阻Rx的阻值(电阻值约为100Ω)以及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内阻约为2Ω),除此之外还备有如下器材:

满分5 manfen5.com

A.电压表V:量程为2V、内阻较大

B.电阻箱R1:总阻值为9999.9Ω

C.开关、导线若干

(1)为了较准确地测定Rx的电阻值、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王华同学选择如图1所示的电路.

(2)王华同学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后,测定电阻Rx时主要进行了两步实验.

第1步:闭合S1和S3,断开S2,记录电压表示数U1

第2步:闭合S1和S2,断开S3,调节R1使电压表示数仍为U1,记录此时R1的阻值r2,则被测电阻Rx的电阻值为     

(3)通过改变电路的总电阻,记录外电阻的总电阻值R和对应情况下的电压表示数U,画出满分5 manfen5.com满分5 manfen5.com变化的图线为直线,如图2所示,直线与纵轴的交点坐标为b、斜率为k,则电源电动势为     ,内阻为     ;从实验原理来看,实验测量值与真实值相比较,电动势      ,内阻      (后两空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是测量物块与木板间动摩擦因数的实验装置.长木板固定在水平桌面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上,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与带滑轮的物块相连.沙桶和力传感器通过绕在滑轮上的细绳相连.调整沙桶的质量,当放开沙桶时,使物块在木板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重力加速度为g,滑轮的质量和摩擦可以忽略)

满分5 manfen5.com

(1)在某次测量中读出力传感器示数为F,为进一步测量动摩擦因数,下列物理量中还需测量的有     

A.木板的长度L      B.物块的质量m

C.沙桶的质量M     D.运动的时间t

(2)现在已求得物块的加速度为a,利用测得的物理量写出动摩擦因数的表达式μ=

(3)为使实验结果更精确,该同学改变沙桶的质量,重复以上实验操作,得到多组数据,以力传感器的示数F为横轴,以加速度a为纵轴建立直角坐标系,做出a﹣F图象,得到一条倾斜的直线,该直线的纵轴截距大小为b,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则由图象可得动摩擦因数μ=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