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中实线表示电场中的三个等势面,各等势面的电势值如图中所示.把一个负电荷沿A→B→C移动,电荷在这三点所受的电场力为FA、FB、FC,电场力在AB段和BC段做的功为WAB和WBC,那么( )
A.FA>FB>FC,WAB=WBC B.FA>FB>FC,WAB<WBC
C.FA=FB=FC,WAB=WBC D.FA<FB<FC,WAB>WBC
如图所示,A、B是某个点电荷电场中的一根电场线,在线上O点放一个自由的负电荷它将沿电场线向B点运动,下列判断中哪些正确的是( )
A.电场线由B指向A,该电荷作加速运动,其加速度越来越小
B.电场线由B指向A,该电荷作加速运动,其加速度越来越大
C.电场线由B指向A,该电荷作加速运动,其加速度大小的变化由题设条件不能确定
D.电场线由A指向B,电荷作匀加速运动
如图(a)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人”字型金属轨道面对面正对着固定在竖直平面内,间距为d,它们的上端公共轨道部分保持竖直,下端均通过一小段弯曲轨道与一段直轨道相连,底端置于绝缘水平桌面上。MM′、PP′(图中虚线)之下的直轨道MN、M′N′、PQ、P′Q′长度均为L且不光滑(轨道其余部分光滑),并与水平方向均构成37°斜面,在左边轨道MM′以下的区域有垂直于斜面向下、磁感强度为B0的匀强磁场,在右边轨道PP′以下的区域有平行于斜面但大小未知的匀强磁场Bx,其它区域无磁场。QQ′间连接有阻值为2R的定值电阻与电压传感器(e、f为传感器的两条接线)。另有长度均为d的两根金属棒甲和乙,它们与MM′、PP′之下的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1/8。甲的质量为m、电阻为R;乙的质量为2m、电阻为2R。金属轨道电阻不计。
先后进行以下两种操作:
操作Ⅰ:将金属棒甲紧靠竖直轨道的左侧,从某处由静止释放,运动到底端NN′过程中棒始终保持水平,且与轨道保持良好电接触,计算机屏幕上显示的电压—时间关系图像U—t图如图(b)所示(图中U已知);
操作Ⅱ:将金属棒甲紧靠竖直轨道的左侧、金属棒乙(图中未画出)紧靠竖直轨道的右侧,在同一高度将两棒同时由静止释放。多次改变高度重新由静止释放,运动中两棒始终保持水平,发现两棒总是同时到达桌面。(sin37°=0.6,cos37°=0.8)
(1)试求操作Ⅰ中甲到MM′的速度大小;
(2)试求操作Ⅰ全过程定值电阻上产生的热量Q;
(3)试求右边轨道PP′以下的区域匀强磁场Bx的方向和大小。
如图所示装置中,区域Ⅰ和Ⅲ中分别有竖直向上和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电场强度分别为E和,Ⅱ区域内有垂直向外的水平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 。一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带负电粒子(不计重力)从左边界O点正上方的M点以速度v0水平射入电场,经水平分界线OP上的A点与OP成60°角射入Ⅱ区域的磁场,并垂直竖直边界CD进入Ⅲ区域的匀强电场中。求:
(1)粒子在Ⅱ区域匀强磁场中运动的轨道半径
(2)O、M间的距离
(3)粒子从M点出发到第二次通过CD边界所经历的时间.
2016年新春佳节,我市的许多餐厅生意火爆,常常人满为患,为能服务更多的顾客,服务员需要用最短的时间将菜肴送至顾客处(设菜品送到顾客处速度恰好为零)。某次服务员用单手托托盘方式(如图)给12m远处的顾客上菜,要求全程托盘水平。托盘和手、碗之间的摩擦因数分别为0.2、0.15,服务员上菜最大速度为3m/s。假设服务员加速、减速运动过程中是匀变速直线运动,且可认为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则:
(1)求服务员运动的最大加速度;
(2)服务员上菜所用的最短时间;
(1)用多用电表欧姆挡粗略测量某元件的电阻,选用“×1”挡,测量结果如图所示,则测得的电阻为______Ω。
(2)为探究该元件的导电性能(电阻随电压变化不太大),提供了如下器材:
A.电流表A(量程0.6 A,内阻约0.9 Ω)
B.电压表V(量程3V,内阻约3 kΩ)
C.滑动变阻器R1 (10 Ω,0.3 A)
D.滑动变阻器R2 (1000Ω,0.1 A)
E.电源E(电动势3V,内阻约0.1 Ω)
F.开关S及导线若干
①为保证实验过程中调节方便,实验中滑动变阻器应该选择_______(填写器材序号);
②在虚线框内画出实验电路图,要求闭合电键前滑动变阻器放置在合适位置;
③如图中I、Ⅱ图线,一条为元件真实的U-I图线,另一条是本次实验中测得的U-I图线,其中____是本次实验中测得的图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