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小明同学利用传感器设计实验:如图甲所示,将质量为m、直径为d的金属小球在一定高度h由静止释放,小球正下方固定一台红外线计时器,能自动记录小球挡住红外线的时间t,改变小球下落高度h,进行多次重复实验。此方案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方便快捷。
(1)用螺旋测微器测小球的直径如图乙所示,则小球的直径d = mm;
(2)在处理数据时,计算小球下落h高度时速度v的表达式为 ;
(3)为直观判断小球下落过程中机械能是否守恒,应作下列哪一个图象? ;
A.h-t图象 B.h-图象 C.h-
图象 D.h-
图象
(4)经正确的实验操作,小明发现小球动能增加量总是稍小于重力势能减少量mgh,你认为增加释放高度h后,两者的差值会 (填“增大”、“缩小”或“不变”)。
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内阻不可忽略,A、B两灯电阻分别为R和4R。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动到上下电阻2∶1的位置时两灯功率相同为P。当将滑片移动到最上端,则( )
A.A灯变亮,B灯变暗 B.A灯变暗,B灯变亮
C.滑动变阻器的最大电阻为12R D.A灯功率等于P
如图所示,传送带足够长,与水平面间的夹角α=37°,并以v=10m/s的速度逆时针匀速转动着,在传送带的A端轻轻地放一个质量为m=1kg的小物体,若已知物体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g=10 m/s2,sin37°=0.6,cos37°=0.8)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物体运动第1s内加速度大小为10 m/s2
B.小物体运动1s后加速度大小为2 m/s2
C.在放上小物体的第1s内,系统因摩擦产生的热量为50J
D.在放上小物体的第1s内,电机至少消耗70J电能才能维持传送带匀速转动
下列有关物理学研究问题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A.根据速度的定义式,当Δt非常小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运用了极限思想法
B.用比值定义的物理概念在物理学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例如场强E=,加速度a=
都是采用比值定义的
C.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三个物理量之间的定量关系,采用控制变量法研究
D.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等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做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运用了微元法
男子体操运动员做“双臂大回环”,用双手抓住单杠,伸展身体,以单杠为轴做圆周运动。如图所示,若运动员的质量为50kg,此过程中运动员到达最低点是手臂受的总拉力至少约为(忽略空气阻力,g=10 m/s2)
A.500N B.2000N C.2500N D.3000N
某空间区域有竖直方向的电场(图中只画出了一条电场线),一个质量为m,电荷量为q 的带正电的小球,在电场中从A点由静止开始沿电场线竖直向下运动,不计一切阻力,运动过程中物体的机械能E与物体位移x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由此可以判断( )
A.物体所处的电场为非匀强电场,场强方向向下
B.物体所处的电场为匀强电场,场强方向向下
C.电场方向向上,且场强不断减小
D.物体一定做加速运动,且加速度不断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