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第一个7s内的平均速度比它在第一个3s内的平均速度大6m/s,则质点的加速度大小为( )
A.1m/s2 B.1.5m/s2 C.3m/s2 D.4m/s2
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如图所示,由图中数据可求出的物理量是( )
A.物体的初速度 B.物体的加速度
C.物体的平均速度 D.物体通过的路程
一个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物体的加速度是3m/s2,这意味着( )
A.该物体在任1s末的速度是该秒初速度的3倍
B.该物体在任1s末的速度比该秒的初速度大3 m/s
C.该物体在第1s末的速度为3 m/s
D.该物体在任1s初的速度比前1s末的速度大3m/s
为提高百米赛跑运动员的成绩,教练员分析了运动员跑百米全程的录像带,测得:运动员在前7s跑了61m,7s末到7.1s末跑了0.92m,跑到终点共用10.8s,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运动员在百米全过程的平均速度是9.26m/s
B.运动员在前7s的平均速度是8.71m/s
C.运动员在7s末的瞬时速度约为9.2m/s
D.无法知道运动员在7s末的瞬时速度
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中,说法错误的是( )
A.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始于对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下落的快慢是由它们的重量决定的.
B.对亚里士多德的论断,伽利略运用反证法的逻辑思维,得出:重物与轻物应该下落得同样快.
C.伽利略设计实验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时,运用了科学的猜想与假说,使实验不是盲目的.
D.伽利略经过充分准备后,直接用实验得出了自由落体运动规律.
公路上有一列汽车车队以10m/s的速度正在匀速行驶,相邻车间距为25m.后面有一辆摩托车以20m/s的速度同向行驶,当它距离车队最后一辆车25m时刹车,以0.5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运动,摩托车在车队旁边行驶而过,设车队车辆数N足够多,求:
(1)摩托车最多与几辆汽车相遇?摩托车最多与车队中汽车相遇几次?
(2)摩托车从赶上车队到离开车队,共经历多长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