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究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用图钉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的A点,在橡皮条的另一端拴上两条细绳,细绳另一端系着绳套B、C(用来连接弹簧测力计).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
(1)除已有的器材(方木板、白纸、弹簧测力计、细绳套、刻度尺、图钉和铅笔)外,还必须有 和 .
(2)细绳OB的拉力为 N,细绳OC的拉力为 N
(3)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
A.理想实验法 B. 控制变量法
C.等效替代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4)要使每次合力与分力产生相同的效果,必须
A.每次把橡皮条拉直
B.每次将橡皮条结点拉到同样的位置
C.每次准确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D.每次记准细绳的方向
(5)在某次实验中,某同学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条的图钉,O为橡皮条与细绳结点的位置.图中 是力F1与F2的合力的理论值; 是力F1与F2的合力的实验值.
为了研究超重与失重现象,小明同学把一体重秤放在电梯的地板上,小明站在电梯中的体重计上随电梯运动并观察体重秤示数的变化情况,表记录了几个特定时刻体重秤的示数.电梯静止时体重计示数如图甲所示.电梯运行经过5楼时体重计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此时( )
A.电梯一定在向上运动
B.电梯可能在向下运动
C.电梯的加速度方向一定向下
D.电梯的加速度方向可能向上
图是课题研究小组进行落体运动实验时,用频闪连续拍照的方法获得的,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图(a)中观察到的现象是纸团比纸片先落地
B.图(a)中纸团先落地是因为纸团所受空气阻力较纸片小
C.从图(b)中观察到的现象是铅球和木球同时落地
D.图(b)中两球同时落地时因为两球一样重
一辆汽车以12m/s的速度行驶,遇到情况紧急刹车,司机采取制动措施,使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若制动后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6m/s2,则( )
A.经3 s,汽车的速度为0 B.经3 s,汽车的速度为6 m/s
C.经3 s,汽车的位移为9 m D.经3 s,汽车的位移为12 m
为了求出楼房高度,让一石子从楼顶自由下落,空气阻力不计,则测出下列哪个物理量的值能计算出楼房高度( )
A.石子开始下落1s的位移 B.石子落地时的速度
C.石子最后1s内的位移 D.石子落地所用的时间
下列物理量中,属于矢量的是( )
A.时间 B.位移 C.速度 D.加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