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物理试题 >

电场中某一电场线为一直线,线上有A、B、C三个点,把电荷q1=10﹣8C从B点移...

电场中某一电场线为一直线,线上有A、B、C三个点,把电荷q1=10﹣8C从B点移到A点时电场力做了10﹣7J的功;电荷q2=﹣10﹣8C,在B点的电势能比在C点时大10﹣7J,那么:

(1)比较A、B、C三点的电势高低,由高到低的排序是     

(2)A、C两点间的电势差是      V;

(3)若设B点的电势为零,电荷q2在A点的电势能是      J.

 

(1)φC>φB>φA. (2)﹣20 (3)1×10﹣7 【解析】【解析】 (1)根据电势差的定义式U=得 BA间电势差UBA==V=10V,说明B点的电势比A点高10V; BC间电势差UBC==V=﹣10V,说明B点的电势比C点低10V 故A、B、C三点的电势高低顺序是:φC>φB>φA. (2)A、C两点间的电势差UAC=UAB+UBC=﹣10V﹣10V=﹣20V (3)设B点的电势为零,A点的电势为φA=﹣10V 电荷q2在A点的电势能是Ep=q2φA=﹣10﹣8×(﹣10)J=1×10﹣7J 故答案为: (1)φC>φB>φA. (2)﹣20 (3)1×10﹣7 【考点】电势能;电势差. 【专题】电场力与电势的性质专题. 【分析】(1)根据电势差的定义式U=,求出BA间和BC间电势差,即可比较三点电势的高低; (2)A、C两点间的电势差UAC=UAB+UBC. (3)设B点的电势为零,确定出A点的电势,由Ep=qφ公式求出电荷q2在A点的电势能. 【点评】本题的解题关键是掌握电势差的定义式U=,并能正确运用.也可以推论:正电荷在电势高处电势能大,负电荷在电势高处电势能小,判断电势高低.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如图所示,在带电+Q的带电体附近有两个相互接触的金属导体A和B,均放在绝缘支座上.若先将+Q移走,再把A、B分开,则A      电,B      电;若先将A、B分开,再移走+Q,则A      电,B      电.

满分5 manfen5.com

 

 

查看答案

一个空气平行板电容器,极板间距离为d,正对面积为s,充以电荷量Q后,极板间电压为U,为使电容器的电容加倍,可采用的办法是(  )

A.将电压变为一半

B.将所带电荷量变为2Q

C.将极板正对面积变为2S

D.将两极板间充满相对介电常数为2的电介质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A、B为两个等量的正点电荷,在其连线中垂线上的P点放一个负点电荷q(不计重力),由静止释放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满分5 manfen5.com

A.点电荷在从P点到O点运动的过程中,加速度越来越大,速度越来越大

B.点电荷在从P点到O点运动的过程中,加速度越来越小,速度越来越大

C.点电荷运动到O点时加速度为零,速度达最大值

D.点电荷越过O点后,速度越来越小,加速度越来越大,直到粒子速度为零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虚线a、b、c代表静电场中的三个等势面,它们的电势分别为φa、φb和φc,φa>φb>φc.一带正电的粒子射入电场中,其运动轨迹如图中实线KLMN所示.由图可知(  )

满分5 manfen5.com

A.粒子从K到L的过程中,电场力做负功

B.粒子从L到M的过程中,电场力做负功

C.粒子从K到L的过程中,电势能增加

D.粒子从L到M的过程中,动能增加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平行线代表电场线,但未标明方向,一个带正电、电量为10﹣6C的微粒在电场中仅受电场力作用,当它从A点运动到B点时动能减少了10﹣5J,已知A点的电势为﹣10V,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满分5 manfen5.com

A.微粒的运动轨迹如图中的虚线1所示

B.微粒的运动轨迹如图中的虚线2所示

C.B点电场强度为零

D.B点电势为﹣20V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