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物理试题 >

在物理学的重大发现中,科学家总结出了许多物理学方法,如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极...

在物理学的重大发现中,科学家总结出了许多物理学方法,如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极限思想法、类比法、假设法和等效替代法等,以下关于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时,同一次实验两次拉细绳套须使结点到达同一位置,该实验运用了等效替代法

B.根据速度的定义式,当△t非常小时,就可以用△t时间内的平均速度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运用了极限思想法

C.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假设法.

D.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等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做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运用了微元法

 

C 【解析】 试题分析: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时,同一次实验两次拉细绳套须使结点到达同一位置,才能说明用一个力的作用效果可以代替用两个力同时作用产生了相同的效果,就是运用了等效替代法,A正确; 为研究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时的速度,我们采用了取时间非常小,即让时间趋向无穷小时的平均速度作为瞬时速度,即采用了极限思维法,B正确;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理想模型法,C错误;在探究匀变速运动的位移公式时,采用了微元法将变速运动无限微分后变成了一段段的匀速运动,即采用了微元法;故D正确;本题选不正确的,故选C。 考点:物理问题的研究方法。 【名师点睛】研究曲线运动或者加速运动时,常常采用微元法,将曲线运动变成直线运动,或将变化的速度变成不变的速度;等效替代法是用一种情况来等效替代另一种情况;当时间非常小时,可以认为这段时间的平均速度为瞬时速度,就是利用了极限法;还有将在研究问题是忽略次要因素,建立模型,属于理想化模型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甲、乙两车相距40.5m,同时沿平直公路做直线运动,甲车在前,以初速度v1=16m/s,加速度a1=2m/s2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乙车在后,以初速度v2=4.0m/s,加速度a2=1.0m/s2与甲同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求:

1甲、乙两车相遇前相距的最大距离;

2乙车追上甲车经历的时间。

 

查看答案

12分在一次低空跳伞演练中,当直升飞机悬停在离地面224m高处时,伞兵离开飞机做自由落体运动。运动一段时间后,打开降落伞,展伞后伞兵以12.5m/s2的加速度匀减速下降。为了伞兵的安全,要求伞兵落地速度大小最大不得超过5m/s,取g=10m/s2,求:

1伞兵展伞时,离地面的高度至少为多少?

2着地时相当于从多高处自由落下?

3伞兵的落地速度为5m/s,伞兵在空中的总时间为多少?

 

查看答案

10分汽车自O点出发,从静止开始在平直公路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途中在6s内先后经过P、Q两根电杆,已知P、Q电杆相距60m,车经过电杆Q时的速率是15m/s,则:

1经过P杆时的速率是多少?

2车的加速度的大小是多少?

3O、Q间的距离是多少?

 

查看答案

10分一物体从某一高度自由下落,经过一高度为2m的窗户用时间0.4s,g取10m/s2求物体开始下落时的位置距窗户上檐的高度是多少?

 

查看答案

10分)汽车在平直的高速公路上行驶的速度为108km/h,若驾驶员发现前方100m处发生了交通事故,马上紧急刹车,刹车后的加速度大小为5m/s2

(1)汽车刹车后8s的速度和位移各是多少?

2该汽车是否会有安全问题?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