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物理试题 >

某学生用图(a)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物块与斜面的动摩擦因数.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

某学生用图(a)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物块与斜面的动摩擦因数.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物块下滑过程中所得到的纸带的一部分如图(b)所示,图中标出了五个连续点之间的距离.

满分5 manfen5.com

(1)物块下滑是的加速度a=      m/s2,打C点时物块的速度v=      m/s;

(2)已知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求出动摩擦因数,还需测量的物理量是      (填正确答案标号)

A.物块的质量    B.斜面的高度    C.斜面的倾角.

 

(1)3.25,1.79;(2)C 【解析】【解析】 (1)根据△x=aT2,有: 解得:a===3.25m/s2 打C点时物块的速度: v=m/s=1.79m/s (2)对滑块,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mgsinθ﹣μmgcosθ=ma 解得:μ= 故还需要测量斜面的倾角,故选:C; 故答案为:(1)3.25,1.79;(2)C. 考点:探究影响摩擦力的大小的因素;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专题:实验题. 分析:(1)根据△x=aT2可求加速度,根据求解C点的速度; (2)对滑块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式求解动摩擦因素的表达式进行分析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如图所示,从倾角为θ的足够长的斜面顶端P以速度v0抛出一个小球,落在斜面上某处Q点,小球落在斜面上的速度与斜面的夹角为α,若把初速度变为2v0,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满分5 manfen5.com

A.小球在空中的运动时间变为原来的2倍

B.夹角α将变大

C.PQ间距等于原来间距的4倍

D.夹角α与初速度大小无关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运动员进行“3m跳板跳水”运动的过程可简化为:运动员走上跳板,将跳板从水平位置B压到最低点c,跳板又将运动员竖直向上弹到最高点A,然后运动员做自由落体运动,竖直落入水中,跳板自身重力忽略不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满分5 manfen5.com

A.运动员向下运动(B→C)的过程中,先失重后超重,对板的压力先减小后增大

B.运动员向下运动(B→C)的过程中,先失重后超重,对板的压力一直增大

C.运动员向上运动(C→B)的过程中,先超重后失重,对板的压力先增大后减小

D.运动员向上运动(C→B)的过程中,先超重后失重,对板的压力一直减小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小球沿水平面以初速v0通过O点进入半径为R的竖直半圆弧轨道,不计一切阻力,则(  )

满分5 manfen5.com

A.球进入竖直半圆轨道后做匀速圆周运动

B.若小球能通过半圆弧最高点P,则球在P点受力平衡

C.若小球的初速度v0=3满分5 manfen5.com,则小球一定能通过P点

D.若小球恰能通过半圆弧最高点P,则小球落地点离O点的水平距离为2R

 

查看答案

在光滑水平面上放置两长度相同、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木板P、Q,在木板的左端各有一大小、形状、质量完全相同的物块a和b,木板和物块均处于静止状态.现对物块a和b分别施加水平恒力F1和F2,使它们向右运动.当物块与木板分离时,P、Q的速度分别为v1、v2,物块a、b相对地面的位移分别为s1、s2.已知两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满分5 manfen5.com

A.若F1=F2、m1>m2,则v1>v2、S1=S2

B.若F1=F2、m1<m2,则v1>v2、S1=S2

C.若F1>F2、m1=m2,则v1<v2、S1>S2

D.若F1<F2、m1=m2,则v1>v2、S1>S2

 

查看答案

迄今发现的二百余颗太阳系外行星大多不适宜人类居住,绕恒星“Gliese581”运行的行星“G1﹣58lc”却很值得我们期待.该行星的温度在O到40之间、质量是地球的6倍、直径是地球的1.5倍、公转周期为13个地球日.“Gliese581”的质量是太阳质量的0.31倍.设该行星与地球均视为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绕其中心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则(  )

A.在该行星和地球上发射卫星的第一宇宙速度相同

B.如果人到了该行星,其体重是地球上的满分5 manfen5.com

C.该行星与“Gliese581”的距离是日地距离的满分5 manfen5.com

D.由于该行星公转速率比地球大,地球上的米尺如果被带上该行星,其长度一定会变短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