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物理试题 >

某缓冲装置的理想模型如图所示,劲度系数足够大的轻质弹簧与轻杆相连,轻杆可在固定的...

某缓冲装置的理想模型如图所示,劲度系数足够大的轻质弹簧与轻杆相连,轻杆可在固定的槽内移动,与槽间的滑动摩擦力恒为f.轻杆向右移动不超过L时,装置可安全工作。轻杆与槽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且不计小车与地面的摩擦。一质量为m的小车若以速度v撞击弹簧,将导致轻杆向右移动。

满分5 manfen5.com

(1)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求轻杆开始移动时,弹簧的压缩量x

(2)若以速度v0(已知)撞击,将导致轻杆右移满分5 manfen5.com,求小车与弹簧分离时速度(k未知)

(3)在(2)问情景下,求为使装置安全工作,允许该小车撞击的最大速度vm(k未知)

 

(1)(2)(3) 【解析】 试题分析:(1)轻杆开始移动时,弹簧的弹力等于摩擦力,弹簧压缩量x,Kx=f 解得: (2)开始压缩到分离,系统能量关系, 则 (3)轻杆开始移动后,弹簧压缩量x不再变化,弹性势能一定,速度v0时,系统能量关系, 速度最大时vm时,系统能量关系, 得 考点:动能定理;能量守恒定律.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如图所示,一块足够大的光滑平板放置在水平面上,能绕水平固定轴MN调节其与水平面所成的倾角.板上一根长为l=0.60m的轻细绳,它的一端系住一质量为满分5 manfen5.com的小球P ,另一端固定在板上的O点.当平板的倾角固定为满分5 manfen5.com时,先将轻绳平行于水平轴MN拉直,然后给小球一沿着平板并与轻绳垂直的初速度v0=3.0m/s .若小球能保持在板面内作圆周运动,倾角满分5 manfen5.com的值应在什么范围内?(取重力加速度g=10m/s2

满分5 manfen5.com

 

 

查看答案

现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加速度与物体受力的关系”.小车所受拉力及其速度可分别由拉力传感器和速度传感器记录下来.速度传感器安装在距离L=48.0 cm的长木板的A、B两点.

满分5 manfen5.com

(1)实验主要步骤如下:

A.将拉力传感器固定在小车上;

B.          ,让小车在没有拉力作用时能做        

C.把细线的一端固定在拉力传感器上,另一端通过定滑轮与轻质小盘(盘中放置砝码)相连;

D.接通电源后自C点释放小车,小车在细线拉动下运动,记录细线拉力F的大小及小车分别到达A、B时的速率VA、VB

E.改变小盘中砝码的数量,重复D的操作。

请将以上实验步骤补充完整。由以上实验可得出加速度的表达式a=________。

(2)某同学用描点法根据实验所得数据,在坐标纸上作出了由实验测得的a-F图线,可能是下面的哪些图像

满分5 manfen5.com

 

 

查看答案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气垫导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在气垫导轨上相隔一定距离的两处安装两个光电传感器A、B,滑块P上固定一遮光条,若光线被遮光条遮挡,光电传感器会输出高电压,两光电传感器采集数据后与计算机相连。滑块在细线的牵引下向左加速运动,遮光条经过光电传感器A、B时,通过计算机可以得到如图乙所示的电压U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

满分5 manfen5.com

(1)实验前,接通气源,将滑块(不挂钩码)置于气垫导轨上,轻推滑块,当图乙中的Δt1    Δt2(选填“>”、“=”或“<”)时,说明气垫导轨已经水平。

(2)用游标卡尺测遮光条宽度d,测量结果如图丙所示,则d =    mm。

(3)滑块P用细线跨过气垫导轨左端的定滑轮与钩码Q相连,钩码Q的质量为m。将滑块P由图甲所示位置释放,通过计算机得到的图象如图乙所示,若Δt1、Δt2d已知,要验证滑块和砝码组成的系统机械能是否守恒,还应测出       (写出物理量的名称及符号)。

(4)若上述物理量间满足关系式      ,则表明在上述过程中,滑块和砝码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水平面绝缘且光滑,一绝缘的轻弹簧左端固定,右端有一带正电荷的小球,小球与弹簧不相连,空间存在着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带电小球在电场力和弹簧弹力的作用下静止,现保持电场强度的大小不变,突然将电场反向,若将此时作为计时起点,则下列描述速度与时间、加速度与位移之间变化关系的图像正确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查看答案

两电荷量分别为q1和q2的点电荷固定在x轴上的O、M两点,两电荷连线上各点电势φ随x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C为ND段电势最低的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q1、q2为等量异种电荷

B.C点的电场强度大小为零

C.C、D两点间场强方向沿x轴负方向

D.将一负点电荷从N点移到D点,电场力先做负功后做正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