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物理试题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个达到热平衡的系统具有相同的温度 B.布朗运动就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个达到热平衡的系统具有相同的温度

B.布朗运动就是液体分子的热运动

C.热量不可能从低温物体传递给高温物体

D.第二类永动机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因此不可能制成

 

A 【解析】 试题分析:由热力学第零定律:如果两个热力学系统中的每一个都与第三个热力学系统处于热平衡(温度相同),则它们彼此也必定处于热平衡,故热平衡条件的条件是温度相同,选项A正确. 布朗运动是固体微粒的无规则运动是由液体分子撞击形成的,反应了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故B错误.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不可能使热量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向高温物体,在外界干扰下,热量可以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如空调制热过程,故C错误. 第二类永动机违背了热力学第二定律,与热力学相关的宏观过程具有方向性,故D错误.故选A. 考点:本题考查了热力学第零定律、布朗运动、热力学第二定律.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飞行时间质谱仪可以对气体分子进行分析.飞行时间质谱仪主要由脉冲阀、激光器、加速电场、偏转电场和探测器组成,探测器可以在轨道上移动以捕获和观察带电粒子.整个装置处于真空状态.加速电场和偏转电场电压可以调节,只要测量出带电粒子的飞行时间,即可以测量出其比荷.如图所示,脉冲阀P喷出微量气体,经激光照射产生不同价位的离子,自a板小孔进入a、b间的加速电场,从b板小孔射出,沿中线方向进入M、N板间的偏转控制区,到达探测器.已知加速电场ab板间距为d,偏转电场极板M、N的长度为L1,宽度为L2.不计离子重力及进入a板时的初速度.

  满分5 manfen5.com

(1)设离子的比荷为k(k=q/m),如a、b间的加速电压为U1,试求离子进入偏转电场时的初速度v0;以及探测器偏离开中线的距离y.

(2)当a、b间的电压为U1时,在M、N间加上适当的电压U2,离子从脉冲阀P喷出到到达探测器的全部飞行时间为t.请推导出离子比荷k的表达式:

 

查看答案

如图,置于圆形水平转台边缘的小物块随转台加速转动,当转速达到某一数值时,物块恰好滑离转台开始做平抛运动.现测得转台半径R=0.5 m,离水平地面的高度H=0.8 m,物块平抛落地过程水平位移的大小s=0.4 m.设物块所受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取重力加速度g=10 m/s2.求:

满分5 manfen5.com

(1)物块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大小v0

(2)物块与转台间的动摩擦因数μ.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真空中有两个可视为点电荷的小球,其中A带正电,电量为Q1,固定在绝缘的支架上,B质量为m,用长为L的绝缘细线悬挂,两者均处于静止状态,悬线与竖直方向成θ角,且两者处在同一水平线上.相距为R,静电力常量为K,重力加速度为g.

满分5 manfen5.com

求:(1)B带正电荷还是负电荷?

(2)B球带电量绝对值Q2为多少?

 

查看答案

在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时,先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上带有绳套的两根细绳;先后两次拉伸橡皮条,一次是用两个弹簧测力计通过两细绳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另一次是用一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拉橡皮条

实验操作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弹簧测力计、细绳、橡皮条都应贴近木板且与木板平行

B.拉橡皮条的细绳要长些,标记同一细绳方向的两点要远些

C.拉力F1和F 2的夹角越大越好

D.先将其中一个弹簧测力计沿某一方向拉到最大量程,然后只需调节另一个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大小和方向,把橡皮条另一端拉到O

实验中,要求先后两次力的作用效果相同,指的是           

A.用两个弹簧测力计拉力F1和F 2的大小之和等于一个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大小

B.橡皮条沿同一方向伸长

C.橡皮条伸长到同一长度

D.橡皮条沿同一方向伸长到同一长度

在共点力合成的实验中,根据实验数据画出力的图示,如图所示。图上标出了F1、F2、F、F′四个力,其中            (填上述字母)不是由弹簧秤直接测得的。

满分5 manfen5.com

 

 

查看答案

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的实验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弹簧被拉伸时,不能超出它的弹性限度

B.用悬挂钩码的方法给弹簧施加拉力,应保证弹簧位于竖直位置且处于平衡状态

C.用直尺测得弹簧的长度即为弹簧的伸长量

D.用几个不同的弹簧,分别测出几组拉力与伸长量,得出拉力与伸长量之比相等

某同学做“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的实验,他先把弹簧平放在桌面上使其自然伸长,用直尺测出弹簧的原长L0,再把弹簧竖直悬挂起来,挂上钩码后测出弹簧伸长后的长度L,把LL0作为弹簧的伸长量x,这样操作,由于弹簧自身重力的影响,最后画出的图线可能是图中的(  )

满分5 manfen5.com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