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中,有以下器材:
A.待测干电池组E(电动势约为4.5V,内阻r约2Ω)
B.电压表(量程3V、内阻很大)C.电流表(量程0.5A、内阻很小)
D.滑动变阻器(0~20Ω)E.电阻箱R0(0~999.9Ω,用作定值电阻)
F.电键、导线若干
①若实验中调节滑动变阻器电压表示数变化不明显采用给电源 (“串联”或“并联)一个电阻箱,如图9甲中电阻箱面板显示其阻值R0=_______Ω。
②图中乙为用以上器材连接的不完整的电路,为完成实验,请在乙图中补画出一根导线构成完整实验电路。
③利用实验测得的多组电压表示数和对应的电流表示数,绘出了如图9丙所示的U-I关系图线,若图线在U轴的截距为U0,在I轴的截距为I0,则可以求得电池组电动势E=__________,内阻r=______ _。(用给定的物理量符号表示)。

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量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实验步骤如下:
A.按装置图安装好实验装置; B.用游标卡尺测量小球的直径d;
C.用米尺测量悬线的长度
; D.让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小角度摆动。当小球经过最低点时开始计时,并计数为1,此后小球每经过最低点一次,依次计数2、3……。当数到 n时,停止计时,测得时间为t;
E.多次改变悬线长度,对应每个悬线长度,都重复实验步骤C、D;
F.计算出每个悬线长度对应的t2;G.以t2为纵坐标、
为横坐标,作出t2-
图线。
结合上述实验,完成下列任务:

②根据实验步骤(D),可知此单摆的周期为
③该同学根据实验数据,利用计算机作出t2–
图线如图8所示,从理论上分析图线没有过坐标原点的原因,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A.不应在小球经过最低点时开始计时,应该在小球运动到最高点开始计时;
B.开始计时后,不应记录小球经过最低点的次数,而应记录小球做全振动的次数;
C.不应作t2–
图线,而应作t–
图线;
D.不应作t2–
图线,而应作t2–(
+
d)图线。

如图6所示,两足够长的平行光滑的金属导轨MN、PQ相距为
,导轨平面与水平面的夹角
=30°,导轨电阻不计,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垂直于导轨平面向上。长为
的金属棒
垂直于MN、PQ放置在导轨上,且始终与导轨接触良好,金属棒的质量为
、电阻为r=R。两金属导轨的上端连接一个灯泡,灯泡的电阻RL=R,重力加速度为g。现闭合开关S,给金属棒施加一个方向垂直于杆且平行于导轨平面向上的、大小为F=mg的恒力,使金属棒由静止开始运动,当金属棒达到最大速度时,灯泡恰能达到它的额定功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灯泡的额定功率
B. 金属棒能达到的最大速度![]()
C.金属棒达到最大速度的一半时的加速度![]()
D.若金属棒上滑距离为L时速度恰达到最大,金属棒由静止开始上滑4L的过程中,金属棒上产生的电热![]()
如图5所示,一电子以初速度v沿金属板平行方向飞入MN极板间,若突然发现电子向M板偏转,则可能是().

A.电键S闭合瞬间
B.电键S由闭合到断开瞬间
C.电键S是闭合的,变阻器滑片P向左迅速滑动
D.电键S是闭合的,变阻器滑片P向右迅速滑动
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副线圈通过输电线接两个相同的灯泡L1和L2.输电线的等效电阻为R.开始时,电键S断开,当S闭合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副线圈两端的输出电压减小 B.通过灯泡L1的电流减小
C.原线圈中的电流减小 D.变压器的输入功率不变
劲度系数为20 N/cm的弹簧振子,小球的质量0.5kg,它的振动图像如图所示,在图中A点对应的时刻( )

A.振子的加速度为10m/s2,方向指向x轴的负方向
B.振子的速度方向指向x轴的负方向
C.小球的振幅0.25cm
D.在0~4s内振子通过的路程为0.35 cm,位移为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