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分)一列火车以2 m/s的初速度、0.5 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
(1)火车在第3 s末的速度是多少?
(2)在前4 s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3)在第5 s内的位移是多少?
在《探究小车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利用打点计时器打出了如图所示的一条纸带,其中1、2、3、4、5、6均为记数点,且相邻的两个计数点之间都还有4个点没有画出来,已知电源的频率为50Hz。现测得: s1=1.40cm,s2=1.90cm,s3=2.40cm,s4=2.90cm,s5=3.40cm,s6=3.90cm。

(1)在打点计时器打出点2、3、4、5、6时,小车的速度分别为:
v2= cm/s,v3= cm/s,v4= cm/s,v5= cm/s,v6= cm/s。
(2)在下边的坐标纸上作出速度—时间图象(从1开始计时)。
(3)根据作出的速度—时间图象,求出小车的加速度为 m/s2(取二位有效数字)。

(1) 打点计时器是使用_____(直流电,交流电)电源的仪器,它每隔_______秒打一次点。
(2)根据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我们可以直接得到的物理量是_______
A.时间间隔 B.位移 C.瞬时速度 D.平均速度
(3)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和让纸带开始运动,这两个操作之间的时间顺序关系是_______
A.先让纸带运动,再接通电源
B.先接通电源,后让纸带运动
C.让纸带运动的同时接通电源
D.先让纸带运动或先接通电源都可以
如果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纸带,点迹分布不均匀,那么点迹密集的地方物体运动的速度比较_______ (大,小),点迹不均匀说明物体做_______运动。
从驾驶员看见某情况到采取制动动作的时间里,汽车仍然做匀速运动而通过一段距离(称为思考距离),而从采取制动动作到汽车完全静止的时间里,汽车做匀减速运动又要通过一段距离(称为制动距离)。分析下表给出的数据,计算出表中的数据X、Y、X、Z,正确的是

A.X=45 B.X=40 C.Y=22 D.Y=24
一枚火箭由地面竖直向上发射,其速度 – 时间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A. 0~ta段火箭的加速度小于ta~tb段的火箭加速度
B.0~ta段火箭是上升过程,在ta~tb段火箭是下落过程
C.tc时刻火箭离地最远
D.tc时刻火箭回到地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