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物理试题 >

如图所示,空间存在一有边界的条形匀强磁场区域,磁场方向与竖直平面(纸面)垂直,磁...

如图所示,空间存在一有边界的条形匀强磁场区域,磁场方向与竖直平面(纸面)垂直,磁场边界的间距为L.一个质量为m、边长也为L的正方形导线框沿竖直方向运动,线框所在平面始终与磁场方向垂直,且线框上、下边始终与磁场的边界平行.t=0时刻导线框的上边恰好与磁场的下边界重合(图中位置I),导线框的速度为v0.经历一段时间后,当导线框的下边恰好与磁场的上边界重合时(图中位置),导线框的速度刚好为零.此后,导线框下落,经过一段时间回到初始位置I(不计空气阻力),则

A.上升过程中,导线框的加速度逐渐减小

B.上升过程克服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小于下降过程重力的平均功率

C.上升过程中线框产生的热量比下降过程中线框产生的热量的多

D.上升过程中合力做的功与下降过程中合力做的功相等

满分5 manfen5.com

 

 

AC 【解析】 试题分析:上升过程中,线框所受的重力和安培力都向下,线框做减速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可见,线框速度减小时,加速度也减小.故A正确;由于上升过程中克服重力做功等于下降过程中的重力功,而上升过程中的速度较大,故上升的时间较短,根据可知上升过程克服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大于下降过程重力的平均功率,选项B错误;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可知,线框经过同一位置时:上升的速率大于下降的速率,上升过程的安培力大小较大,而位移大小相等,所以上升过程中比下降过程中克服安培力做的功多.因为克服安培力做功等于产生的电能,也等于电路产生的热量,故上升过程中线框产生的热量比下降过程中线框产生的热量的多,故C正确;由于电磁感应,线框中产生电能,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可知,线框返回原位置时速率减小,则上升过程动能的变化量大小大于下降过程动能的变化量大小,根据动能定理得知,上升过程中合力做功较大.故D错误. 考点:动能定理;牛顿定律、能量守恒定律及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如图所示,在ab=bc的等腰三角形abc区域内有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dac上任意一点,ebc上任意一点.大量相同的带电粒子从a点以相同方向垂直磁场射入,由于速度大小不同,粒子从acbc上不同点离开磁场.不计粒子重力,则从c点离开的粒子在三角形abc磁场区域内经过的弧长和运动时间.与从d点和e点离开的粒子相比较

满分5 manfen5.com

A.经过的弧长一定大于从d点离开的粒子经过的弧长

B.经过的弧长一定小于从e点离开的粒子经过的弧长

C.运动时间一定大于从d点离开的粒子的运动时间

D.运动时间一定大于从e点离开的粒子的运动时间

 

查看答案

斜面上的物体受到平行于斜面向下的力F作用,力F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及物体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中的信息能够求出的物理量或可以确定的关系有

满分5 manfen5.com

A.物体的质量m    B.斜面的倾角满分5 manfen5.com

C满分5 manfen5.com            D.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满分5 manfen5.com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虚线为磁感应强度大小均为B的两匀强磁场的分界线,实线MN为它们的理想下边界.长为L的正方形线圈电阻为R,边与MN重合,且可以绕过a点并垂直线圈平面的轴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从图示的位置开始逆时针转动180°的过程中,线框中感应电流方向始终为逆时针

B.从图示的位置开始顺时针转动90°180°这段时间内,因线圈完全在磁场中,故无感应电流

C.从图示的位置顺时针转动180°的过程中,线框中感应电流的最大值为满分5 manfen5.com

D.从图示的位置开始顺时针方向转动270°的过程中,通过线圈的电量为满分5 manfen5.com

 

查看答案

如图,物体A叠放在物体B上,B置于光滑水平面上,AB质量分别为mA=6kgmB=2kgA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开始时F=l0N,此后逐渐增加,在增大到45N的过程中,则

满分5 manfen5.com

A.当拉力F<12N时,两物体均保持静止状态

B.两物体开始没有相对运动,当拉力超过12N时,开始相对滑动   

C.两物体间从受力开始就有相对运动

D.两物体间始终没有相对运动  

 

查看答案

科学家经过深入观测研究,发现月球正逐渐离我们远去,并且将越越暗.有地理学家观察了现存的几种鹦鹉螺化石,发现其贝壳上的波状螺纹具有树木年轮一样的功能,螺纹分许多隔,每隔上波状生长线在30条左右,与现代农历一个月的天数完全相同.观察发现,鹦鹉螺的波状生长线每天长一条,每月长一隔.研究显示,现代鹦鹉螺的贝壳上,每隔生长线是30条,中生代白垩纪是22条,侏罗纪是18条,奥陶纪是9条.已知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10ms2。,地球半径为6400kin,现代月球到地球的距离约为38万公里.始终将月球绕地球的运动视为圆周轨道,由以上条件可以估算奥陶纪月球到地球的距离约为

A8.4×108m      B1.7×108m      C1.7×107m    D8.4×107m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