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分)如图所示,矩形区域MNPQ内有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虚线框外为真空区域。半径为R、内壁光滑、内径很小的绝缘半圆管ADB固定在竖直平面内,直径AB垂直于水平虚线MN,圆心O恰在MN的中点,半圆管的一半处于电场中.一质量为m,可视为质点的带正电,电荷量为q的小球从半圆管的A点由静止开始滑入管内,小球从B点穿出后,能够通过B点正下方的C点.重力加速度为g,小球在C点处的加速度大小为
。求:

(1)匀强电场的场强E;
(2)小球在到达B点时,半圆轨道对它作用力的大小;
(3)要使小球能够到达B点正下方C点,虚线框MNPQ的高度和宽度满足什么条件;
(4)从B点开始计时,小球从B运动到C点的过程中,经过多长时间动能最小。
(10分)如图所示,是电池组与滑动变阻器、电流表、电压表等连成的电路,已知电源总电动势为6.0 V。合上开关S,变阻器的滑动头C从A端滑至B端的过程中,电路中一些物理量的变化由甲、乙、丙三个图象给出(甲图为输出功率与路端电压的关系;乙图为路端电压与总电流的关系;丙图为电源的效率与外电路电阻关系) ,不计电表、导线对电路的影响。求:

(1)电源的内阻。
(2)滑动变阻器的总阻值。
(3)将图中甲、乙、丙三个图上的a、b、c、d 各点的坐标补齐。(此小题不需写计算过程)
(8分)如图所示,一光滑斜面固定在水平地面上,质量m=1kg的物体在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恒力F作用下,从A点由静止开始运动,到达B点时立即撤去拉力F。此后,物体到达C点时速度为零。每隔0.2s通过传感器测得物体的瞬时速度,下表给出了部分测量数据。求:


(1)恒力F的大小。 (2)撤去外力F的时刻。
有输出电压恒为6V的电源一个,最大电阻为20Ω的滑线变阻器一个,最大电阻为999.9Ω的电阻箱一个,规格是“6V,6W”的红灯及“4V,4W”的绿灯各一个,开关一个。请设计一个电路,用滑线变阻器来控制灯的明暗变化,要求滑线变阻器的滑片从最左端向右移动时,红灯由正常发光逐渐变暗直至熄灭,而绿灯由熄灭到越来越亮直至正常发光。

(1)电阻箱接入电路的阻值为 Ω;
(2)请在方框中画出电路图 。
两位同学在实验室利用如图(a)所示的电路测定定值电阻R0、电源的电动势E和内电阻r,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P向某一方向移动时,一个同学记录了电流表A和电压表V1的测量数据,另一同学记录的是电流表A和电压表V2的测量数据.并根据数据描绘了如图(b)所示的两条U—I直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两位同学描绘的直线,可知图线 (填“甲”或“乙”)是根据电压表V1和电流表A的数据所描绘的。
(2)图象中两直线的交点表示( )
A.滑动变阻器的滑动头P滑到了最右端
B.在本电路中该电源的输出功率最大
C.定值电阻R0上消耗的功率为0.5W
D.在本电路中该电源的效率达到最大值
(3)根据图(b),可以求出定值电阻R0= Ω,电源电动势E= V,内电阻r= Ω.
如图所示,某同学利用竖直上抛小球的频闪照片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频闪仪每隔0.05 s闪光一次,图中所标数据为实际距离,该同学通过计算得到不同时刻的速度如下表.(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为9.8 m/s2,小球质量m=0.2 kg,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
时刻 |
t2 |
t3 |
t4 |
t5 |
|
速度(m/s) |
4.99 |
4.48 |
3.98 |
|

(1)由频闪照片上的数据计算t5时刻小球的速度v5= m/s。
(2)从t2到t5时间内,重力势能增量ΔEp= J,动能减少量ΔEk= J。
(3)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若ΔEp与ΔEk近似相等,即可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由上述计算得ΔEp ΔEk(选填“>”、“<”或“=”),造成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