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物理试题 >

关于对力和运动的研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在变力作用下一定做曲线运动...

关于对力和运动的研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在变力作用下一定做曲线运动

B.在探究共点力的合成时用到了等效替代的思想方法

C.牛顿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并通过实验测出了万有引力恒量

D.伽利略通过理想斜面实验,提出了“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的观点

 

 B 【解析】 试题分析:物体在变力作用下可能做直线运动,也可能做曲线运动,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是合外力与速度不共线,故选项A错误;合力与分力的关系为等效替代的关系,在探究共点力的合成实验时,现用两根弹簧秤拉橡皮条结点至O,再用一根弹簧秤(替代了两根弹簧秤)将橡皮条结点仍然拉到O点(等效),故选项B正确;牛顿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但由卡文迪许通过实验测出了万有引力恒量,故选项C错误;伽利略通过理想斜面实验,提出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的观点,故选项D错误。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了对有关物理学史和物理思想方法的了解与掌握问题,属于中档偏低题。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5分)如图所示,质量M=10kg、上表面光滑的足够长木板在F=50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以v0=5m/s初速度沿水平地面向右匀速运动,现有足够多的小铁块,它们质量均为m=1kg,将一铁块无初速地放在木板最右端,当木板运动了L=1m时,又无初速地在木板最右端放上第二个铁块,只要木板运动了L就在木板最右端无初速地放一铁块。求:(g=10m/s2)

满分5 manfen5.com

⑴第一个铁块放上后,木板运动1m时,木板的速度多大?

⑵最终能有几个铁块留在木板上?

⑶最后一个铁块与木板右端距离多大?

 

查看答案

(15分)如图甲所示,弯曲部分AB和CD是两个半径相等的1/4圆弧,中间的BC段是竖直的薄壁细圆管(细圆管内径略大于小球的直径),分别与上下圆弧轨道相切连接,BC段的长度L可作伸缩调节,下圆弧轨道与地面相切,其中D、A分别是上、下圆弧轨道的最高点与最低点,整个轨道固定在竖直平面内,一小球多次以某一速度从A点水平进入轨道而从D点水平飞出,今在A、D两点各放一个压力传感器,测试小球对轨道A、D两点的压力,计算出压力差ΔF,改变BC的长度L,重复上述实验,最后绘得的ΔF-L图象如图乙所示。(不计一切摩擦阻力,g取10m/s2)

满分5 manfen5.com

⑴某一次调节后,D点的离地高度为0.8m,小球从D点飞出,落地点与D点的水平距离为2.4m,求小球经过D点时的速度大小;

⑵求小球的质量和弯曲圆弧轨道的半径。

 

查看答案

(14分)“神舟六号”载人飞船于2005年10月12日上午9点整在酒泉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由长征运载火箭将飞船送入近地点为A、远地点为B的椭圆轨道上,A点距地面的高度为h1,飞船飞行五周后进行变轨,进入预定轨道,如图所示,在预定圆轨道上飞行n圈所用的时间为t,于10月17日凌晨在内蒙古草原成功返回,已知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地球半径为R,求:

满分5 manfen5.com

⑴飞船在A点的向心加速度大小;

⑵远地点B距地面的高度;

⑶若已知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为R0,求“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在预定圆轨道上的运行速度与地球同步卫星的运行速度的比值。

 

查看答案

(13分)如图所示,质量为m=10kg的小物体在F=200N的水平推力作用下,从粗糙斜面的底端由静止开始沿足够长的斜面运动,斜面固定不动,小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5,斜面与水平地面间的夹角θ=37°,力F作用t1=2s后撤去,小物体在斜面上继续上滑后,又返回至起点。(已知sin37°=0.6,cos37°=0.8,g取10m/s2)

满分5 manfen5.com

⑴小物体运动过程中相对起点的最大位移xm的大小;

⑵小物体从开始经过多长时间t返回起点。

 

查看答案

(13分)质量为m=1kg的物体,在水平拉力F(拉力方向与物体初速度方向相同)的作用下,沿粗糙水平面运动,经过位移4m时,拉力F停止作用,运动到位移为8m时物体停止,运动过程中Ek-x的图线如图所示,求:(g取10m/s2)

满分5 manfen5.com

⑴物体初速度v0的大小;

⑵物体和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⑶拉力F的大小。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