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8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加速度与合外力的关系”的实验。

(1)在实验中必须消除摩擦力的影响,通常可以将木板适当倾斜,使小车在不受拉力作用时能在木板上近似做 运动。
(2)为了减小误差,在平衡摩擦力后,每次实验需通过改变钩码的个数来改变小车所受合外力,获取多组数据。若小车质量为400g,实验中每次所用的钩码总质量范围应选 组会比较合理。(填选项前的字母)
A.10g~40g B.200g~400g C.1000g~2000g
(3)图9中给出的是实验中获取的纸带的一部分,A、B、C、D、E是计数点,每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是0.1s,由该纸带可求得打点“C”时小车的速度vc= m/s,小车的加速度a= m/s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一物体做直线运动,其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a-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v-t图像中,可能正确描述此物体运动的是


如图所示,空间某区域中有一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方向水平,且垂直于纸面向里,磁场上边界b和下边界d水平。在竖直面内有一矩形金属线框,线框上下边的距离小于磁场边界bd间距离,下边水平。线框从水平面a处由静止开始下落。已知磁场上下边界bd之间的距离大于水平面a、b之间的距离。若线框下边刚通过水平面b、c(位于磁场中)和d时,线圈所受到的磁场力的大小分别为Fb、Fc和Fd,且线框匀速通过d水平面,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由于线框在c处速度大于b处的速度,根据安培力推导公式
,则Fc>Fb
B.由于线框在c处速度小于d处的速度,根据安培力推导公式
,则Fc< Fd
C.由于线框在b处速度小于d处的速度,根据安培力推导公式
,则Fb < Fd
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将一电荷量为Q的小球放在不带电的金属球附近,所形成的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金属球表面的电势处处相等。a、b为电场中的两点,则

A.电荷Q带负电
B.a点的电场强度比b点的小
C.a点的电势比b点的高
D.检验电荷-q在a点的电势能比在b点的大
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观测、实验、假说和逻辑推理等方法都起到了重要作用。下列叙述符合史实的是
A.开普勒对天体的运行做了多年的研究,最终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
B.奥斯特根据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和条形磁铁的磁场的相似性,提出了分子电流假说
C.法拉第在实验中观察到,在通有恒定电流的静止导线附近的固定导线圈中,会出现感应电流
D.楞次在分析了许多实验事实后提出,感应电流应具有这样的方向,即感应电流的磁场总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
用220V的正弦交流电通过理想变压器对一负载供电,变压器输出电压是110V,通过负载的电流图象如图所示,则

A.交流电的频率是0.02s
B.输出电压的最大值是110V
C.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是1∶2
D.负载电流的函数表达式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