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物理试题 >

(1)某同学把两块大小不同的木块用细线连接,中间夹一被压缩的弹簧,如图1所示,将...

(1)某同学把两块大小不同的木块用细线连接,中间夹一被压缩的弹簧,如图1所示,将这一系统置于光滑的水平桌面上,烧断细线,当弹簧恢复原长时,两物体恰好都到达水平桌面的边缘,观察物体的运动情况,进行必要的测量,验证物体间相互作用时动量守恒.
manfen5.com 满分网
①该同学还必须有的器材是______
②需要直接测量的数据是______
③用所得数据验证动量守恒的关系式为______
(2)某同学设计了一个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在小车的A端粘有橡皮泥,推动小车A使之做匀速运动,然后与原来静止在前方的小车B相碰并粘合成一体,继续做匀速运动.他设计的具体装置如图2所示,在小车A后连着纸带,电磁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50HZ,长木板右端下面垫放小木片用以平衡摩擦力.
①若已测得打点纸带如图3所示,并测得各计数点尖距(已标在图上).A为运动的起点,则应选______段来计算A碰前速度,应选______段来计算A和B碰后的共同速度(以上两空选填“AB”、“BC”、“CD”、“DE”).
②以测得小车A的质量m1=0.40kg,小车B的质量m1=0.20kg,由以上测量结果可得:碰前总动量P=______kgm/s;碰后总动量P=______kgm/s.
(1)烧断细线后,两球离开桌面做平抛运动,由于高度相等,则平抛的时间相等,水平位移与初速度成正比,把平抛的时间作为时间单位,小球的水平位移可替代平抛运动的初速度.将需要验证的关系速度用水平位移替代. (2)通过纸带确定小车A碰前的速度和碰后的速度,从而计算出碰前总动量和碰后总动量. 【解析】 取小球1的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两小球质量和平抛初速度分别为m1、m2,v1、v2,平抛运动的水平位移分别为s1、s2,平抛运动的时间为t. 需要验证的方程:0=m1v1-m2v2 又v1=, 代入得到m1s1=m2s2 故需要测量两木块的质量m1和m2,两木块落地点到桌面边缘的水平距离s1,s2 所以需要的器材为刻度尺、天平. (2)①从分析纸带上打点情况看,BC段既表示小车做匀速运动,又表示小车有较大速度,因此BC段能较准确地描述小车A在碰前的运动情况,应选BC段来计算A碰前速度.从CD段打点情况看,小车的运动情况还没稳定,而在DE段内小车运动稳定,故应选DE段来计算A和B碰后的共同速度. ②小车A在碰前的速度:V===1.050m/s 小车A在碰前的动量:P=mAV=0.40kg×1.050m/s=0.420kgm/s 碰后A、B的共同速度:V共===0.695m/s 碰后A、B的总动量:P=(mA+mB)V共=(0.2kg+0.4kg)×0.695m/s=0.417kgm/s 故答案为:(1)①天平、刻度尺;②两木块的质量m1、m2和两木块落地点距桌面边缘的水平距离S1和S2.;③m1S1=m2S2. (2)BC、DE,0.420,0.417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manfen5.com 满分网如图中P为放在匀强电场中的天然放射源,其放出的射线在电场的作用下分成a、b、c三束,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a为α射线、b为β射线
B.a为β射线、b为γ射线
C.b为γ射线、C为α射线
D.b为α射线、C为γ射线
查看答案
在α粒子散射实验中,绝大多数α粒子都沿直线运动,但有少数α粒子发生大角度偏转,其原因是( )
A.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集中在一个很小的核上
B.正电荷在原子中是均匀分布的
C.原子中存在着带负电的电子
D.原子只能处在一系列不连续的能量状态中
查看答案
提出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科学家是( )
A.汤姆生
B.玻尔
C.卢瑟福
D.查德成克
查看答案
在下列四个方程中,x1,x2,x3和x4各代表某种粒子,判断正确的是( )
92235U+1n→3895U+54138Xe+3x1
12H+x223He+1n
92238U→90234Th+x3
1224Mg+24He→1327Al+x4
A.x1是中子
B.x2是质子
C.x3是α粒子
D.x4是氚核
查看答案
质量为M的物块以速度V运动,与质量为m的静止物块发生正撞,碰撞后两者的动量正好相等,两者质量之比manfen5.com 满分网可能为( )
A.2
B.3
C.4
D.5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 题型:解答题
  • 难度:中等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