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图所示,质量m=2.0kg的物体在恒力F=20N作用下,由静止开始沿水平面运动x=1.0m,力F与水方向的夹角α=37°,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求该过程中:(sin37°=0.6,cos37°=0.8)
(1)拉力F对物体所做的功W;
(2)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f的大小;
(3)物体获得的动能E
k.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某兴趣小组利用拉力传感器和速度传感器“验证动能定理”.如图甲所示.他们将拉力传感器固定在小车上,用不可伸长的细线将其通过一个定滑轮与钩码相连接用拉力传感器记录小车受到拉力的大小.在水平桌面上相距50.0cm的A、B两点各安装一个速度传感器,记录小车通过A、B两点的速度大小.小车中可以放置砝码.
次数 | M/kg | (m/s)2 | △E/J | F/N | W/J |
1 | 0.500 | 0.760 | 0.190 | 0.600 | 0.300 |
2 | 0.500 | 1.65 | 0.413 | 1.040 | 0.520 |
3 | 0.500 | 2.40 | △E3 | 1.420 | W3 |
4 | 1.000 | 1.60 | 0.80 | 2.300 | 1.15 |
5 | 1.000 | 2.40 | 1.20 | 2.620 | 1.31 |
6 | 1.000 | 2.84 | 1.42 | 3.060 | 1.53 |
如表是他们测得的数据,其中M是小车、砝码和拉力传感器的总质量,

是两个速度传感器记录的速度的平方差,可以据此计算出M的动能变化量△E.F是拉力传感器受到的拉力,W是F在A、B间所做的功.
(1)根据测量数据计算,表格中△E
3=______;W
3=______.
(2)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坐标纸乙上标出△E
3和W
3对应的数据点,并作出△E-W图线.
(3)△E-W图线没有通过原点的原因可能是______.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若多用电表的选择开关处于下表中所指的挡位,请在答题纸的表格中填出相应的读数.
选择开关 所处档位 | 度数 |
直流电流100mA | mA |
直流电压50V | V |
电阻×100 | Ω |
查看答案
在“探究共点力合成规律”的实验中,某同学经历了以下实验步骤:
A.在白纸上按比例做出两个力F
1和F
2的图示,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图求出合力F;
B.只用一个测力计,通过细绳把橡皮筋拉同样长度;
C.记下两个测力计F
1和F
2的读数,并且记录它们的方向;
D.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垫一张白纸,把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板上P点,用两条细绳连接在橡皮筋的另一端,通过细绳同时用两个测力计互成角度地拉橡皮筋,使橡皮筋与细绳的连接点到达某一位置O,并记下此位置,如图所示;
E.记下测力计的读数F'和细绳方向,按同一比例做出这个力的图示,比较这个实测合力F'和按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的合力F,看它们的大小和方向是否相近;
F.改变两测力计拉力的大小和方向,多次重复实验,从实验得出结论.
(1)上述实验步骤中有一步骤有明显的错误,这个步骤是__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正确的操作应为______.
(2)将以上实验步骤按正确顺序排列,应为__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若x轴表示时间,y轴表示速度,则该图象反映了质点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时,速度与时间的关系.若x轴和y轴分别表示不同的物理量,则该图象可以反映某种情况下,相应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x轴表示时间,轴表示重力势能,则该图象可表示自由落体运动物体的重力势能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B.若x轴表示时间,y轴表示动量,则该图象可表示不计空气阻力情况下,竖直上抛物体在向上运动过程中,动量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C.若x轴表示时间,y轴表示感应电动势,则该图象可表示闭合回路中磁感应强度随时间均匀减少时,闭合回路中感应电动势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D.若x轴表示时间,y轴表示感应电流,则该图象可表示闭合回路中磁感应强度随时间均匀减少时,闭合回路中感应电流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查看答案
一个初动能为E的小物块从斜面底端冲上足够长的斜面,返回斜面底端时速度大小为v,该过程物体克服摩擦力做功为

.若小物块冲上斜面的初动能变为2E,则( )
A.返回斜面底端时动能为

B.返回斜面底端时动能为

C.返回斜面底端时速度大小为2v
D.返回斜面底端时速度大小为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