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物理试题 >

如图所示,在绝缘水平面上放一质量m=2.0×10-3kg的带电滑块A,所带电荷量...

如图所示,在绝缘水平面上放一质量m=2.0×10-3kg的带电滑块A,所带电荷量q=1.0×10-7C.在滑块A的左边L=0.3m处放置一个不带电的绝缘滑块B,质量M=4.0×10-3kg,B与一端连在竖直墙壁上的轻弹簧接触(不连接)且弹簧处于自然状态,弹簧原长S=0.05m.如图所示,在水平面上方空间加一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电场强度的大小为E=4.0×105N/C,滑块A由静止释放后向左滑动并与滑块B发生碰撞,设碰撞时间极短,碰撞后两滑块结合在一起共同运动并一起压缩弹簧至最短处(弹性限度内),此时弹性势能E=3.2×10-3J,此后两滑块始终没有分开,两滑块的体积大小不计,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5,g取10m/s2.求:
(1)两滑块碰撞后刚结合在一起的共同速度v;
(2)两滑块被弹簧弹开后距竖直墙壁的最大距离s.
manfen5.com 满分网
(1)设两滑块碰前A的速度为v1,由动能定理求出v1,A、B两滑块碰撞过程动量守恒,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即可求解; (2)碰后A、B一起压缩弹簧至最短,设弹簧压缩量为x1,由动能定理即可求得弹簧压缩量,弹簧压缩过程中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的减少量等于电场力所做的功;设反弹后A、B滑行了x2距离后速度减为零,由动能定理求得x2,比较电场力与滑动摩擦力的关系,判断滑块的运动情况,最终求出最大距离. 【解析】 (1)设两滑块碰前A的速度为v1,由动能定理有:    解得:v1=3m/s   A、B两滑块碰撞,由于时间极短,动量守恒,设共同速度为v.则有    mv1=(M+m)v        解得:v=1.0m/s  (2)碰后A、B一起压缩弹簧至最短,设弹簧压缩量为x1,由动能定理有:        解得:x1=0.02m  设反弹后A、B滑行了x2距离后速度减为零,由动能定理得:   E-qEx2-μ(M+m)gx2=0 解得:x2≈0.05m  以后,因为qE>μ(M+m)g,滑块还会向左运动,但弹开的距离将逐渐变小,所以,最大距离为:   Sm=x2+s-x1=0.05m+0.05m-0.02m=0.08m 答: (1)两滑块碰撞后刚结合在一起的共同速度v为1m/s. (2)两滑块被弹簧弹开后距竖直墙壁的最大距离s为0.08m.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有一个足够大的匀强电场,场强为E,方向如图所示.一电子以与x轴成45°夹角的初速度v垂直于电场方向从O点射入.电子质量为m,电荷量为e,不计重力.求:
(1)电子通过x轴时的位置;
(2)电子通过x轴时的速度大小.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在某介质中形成一列简谐波,t=0时刻的波形如图中的实线所示.
(1)若波向右传播,零时刻刚好传到B点,且再经过0.6s,P点也开始起振,求:①该列波的周期T;②从t=0时刻起到P点第一次达到波峰时止,O点对平衡位置的位移y
(2)若该列波的传播速度大小为20m/s,且波形中由实线变成虚线需要经历0.525s时间,则该列波的传播方向如何?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物体的质量m=1kg,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μ=0.1,在倾角为37°斜向上,F=10N的恒定拉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加速运动,当t=10s时撤去F,
求(1)物体做匀加速运动时的加速度a;
(2)撤去F后,物体还能滑行多长时间. (g=10m/S2,sin37°=0.6,cos37°=0.8)
查看答案
如图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粒子,以初速度vo,从A点竖直向上射入真空中的沿水平方向的匀强电场中,粒子通过B点时,速率vB=2vo,方向与电场方向一致,则A、B两点的电势差为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1)现行高中物理教材的学生实验中,使用了重锤线的是   
A、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
B、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C、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D、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
(2)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本实验中必须测量的物理量有:   
A.斜槽轨道末端到水平地面的高度H
B.小球a、b的质量ma、mb
C.小球a、b的半径r
D.小球a、b离开斜槽轨道末端后平抛飞行的时间t
E.记录纸上O点A、B、C各点的距离OA、OB、OC
F.a球的固定释放点到斜槽轨道末端水平部分间的高度差h.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 题型:解答题
  • 难度:中等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