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物理试题 >

为测量某电压表V1的内阻,某同学设计的电路如图所示.可供选择的器材有: ①待测电...

为测量某电压表V1的内阻,某同学设计的电路如图所示.可供选择的器材有:
①待测电压表V1(0~3V,内阻约3kΩ)
②电压表V2(0~9V,内阻约10kΩ)
③定值电阻R1(阻值为600Ω)
④定值电阻R2(阻值为6kΩ)
⑤滑动变阻器R(0~20Ω)
⑥直流电源(10V,内阻可不计)
⑦开关S及导线若干
(1)定值电阻应选______.(选填“R1”或“R2
(2)请将乙图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完成实物电路的连接.
(3)该同学经试验测量得到的数据如下表:
次数1234567
U1/V0.501.001.502.002.502.80
U2/V1.52.74.35.77.88.1
请在丙图中描点作出U2-U1图线,待测电压表V1的内阻为______kΩ.manfen5.com 满分网
(1)测量电压表的内阻可采用伏安法的原理,因没有电流表,可将电压表V1与定值电阻串联,用电压表V2测出串联的总电压,即可知道定值电阻的电压,相当于测出了电流,即可求得电压表V1的内阻.由于电压表的内阻很大,可选择阻值较大的定值电阻. (2)按电流流向的顺序连接电路. (3)采用描点法,画出图象,根据实验原理,结合图象的斜率求出V1的内阻. 【解析】 (1)因电压表V1的内阻较大,若与R1串联,R1的分压很小,测量误差较大,故可将电压表V1与R2串联. (2)如图乙 (3)如图丙. 由= 解得 RV=R2= 由图象求得:=2.92 代入解得RV=3.1kΩ 故答案为:(1)R2.(2)如图乙所示.(3)3.1.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采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提供的器材有:气垫导轨、滑块(总质量为m,左端装有遮光板)、光电门(配接数字计时器)、米尺、铁架台.实验中,测出导轨顶端A与光电门所在位置B的距离为L,导轨顶端距水平面的高度为h.
(1)用游标卡尺测量遮光板的宽度d,如图所示,则d=______mm
(2)接通气源,让滑块从A端由静止开始向下运动,读出遮光板通过光电门的时间为t1,若遮光板的宽度用d表示,则滑块运动到B点时的速度v1=______,下滑过程的加速度a1=______
(3)实验中,为使滑块受到的合外力保持不变,在改变滑块质量m时,应调节______,使______.测出多组m、t数据后,描点做出______(选填“t2-m”,“t2-manfen5.com 满分网”)的线性图象,可得出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A、C和B、C是两个固定的斜面,斜面的顶端A、B在同一竖直线上.甲、乙两个小物体在同一竖直线上.甲、乙两个小物块分别从斜面AC和BC顶端由静止开始下滑,质量分别是m1、m2(m1<m2),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若甲、乙滑至底端C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分别是W1、W2,所需时间分别是t1、t2.甲、乙滑至底端C时速度分别是v1、v2,动能分别是EK1、EK2,则( )
manfen5.com 满分网
A.EK1>EK2
B.v1>v2
C.W1<W2
D.t1<t2
查看答案
已知甲、乙两行星的半径之比为b,环绕甲、乙两行星表面运行的卫星周期之比为c,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甲乙两行星表面卫星的角速度之比为c
B.甲乙两行星的质量之比为b3/c2
C.甲乙两行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之比为c2/b
D.甲乙两行星的第一宇宙速度之比为b/c
查看答案
空间某一静电场的电势φ在x轴上分布如图所示,A、B、C、D是x轴上的四点,电场强度在x方向上的分量大小分别是EA、EB、EC、ED,则( )
manfen5.com 满分网
A.EA<EB
B.EC<ED
C.A、D两点在x方向上的场强方向相反
D.同一负点电荷在A点时的电势能小于在B点时的电势能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L1、L2、L3是三个完全相同的灯泡,理想变压器的原线圈与L1串联和接入u=300manfen5.com 满分网sin(100πt)V的交变电压,副线圈接有L2和L3,三个灯泡均正常发光.则
( )
manfen5.com 满分网
A.副线圈输入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
B.原、副线圈的匝数之比为1:2
C.原、副线圈两端的电压之比为2:1
D.副线圈两端的电压为100manfen5.com 满分网V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 题型:解答题
  • 难度:中等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