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物理试题 >

有关气体压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气体分子的平均速率增大,则气体的压强一...

有关气体压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气体分子的平均速率增大,则气体的压强一定增大
B.气体的分子密度增大,则气体的压强一定增大
C.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则气体的压强一定增大
D.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气体的压强有可能减小
气体压强的产生:大量做无规则热运动的分子对器壁频繁、持续地碰撞产生了气体的压强.单个分子碰撞器壁的冲力是短暂的,但是大量分子频繁地碰撞器壁,就对器壁产生持续、均匀的压力.所以从分子动理论的观点来看,气体的压强就是大量气体分子作用在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平均作用力.气体压强由气体分子的数密度和平均动能决定. 【解析】 A、气体压强由气体分子的数密度和平均动能决定,体分子的平均速率增大,则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分子数密度可能减小,故气压不一定增大,气体的分子密度增大,气压不一定增加,故A错误; B、气体压强由气体分子的数密度和平均动能决定,故B错误; C、气体压强由气体分子的数密度和平均动能决定,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分子数密度可能减小,故气压不一定增大,故C错误; D、气体压强由气体分子的数密度和平均动能决定,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分子数密度可能减小,故气压可能减小,故D正确; 故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根据多普勒效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当波源和观察者间有相对运动时,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一定和波源发出的频率不同
B.当波源和观察者相向运动时,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一定比波源发出的频率高
C.当波源和观察者同向运动时,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一定比波源发出的频率低
D.当波源和观察者反向运动时,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一定比波源发出的频率高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长滑块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左端固定一劲度系数为k且足够长的水平轻质弹簧,右侧用一不可伸长的细绳连接于竖直墙上,细绳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FT,使一质量为m、初速度为V的小物体,在滑块上无摩擦地向左滑动而后压缩弹簧,弹簧的弹性势能表达式为EP=manfen5.com 满分网kx2(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x为弹簧的形变量).
(1)要使细绳被拉断,初速度V应满足什么条件?
(2)长滑块在细绳被拉断后,所获得的最大加速度为多大?
(3)小物体最后离开滑块时,相对地面速度恰好为零的条件是什么?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manfen5.com 满分网如图所示,在绝缘水平面上,相距为L的A、B两点处分别固定着两个等量正电荷.a、b是AB连线上两点,其中Aa=Bb=manfen5.com 满分网,O为AB连线的中点.一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小滑块(可视为质点)以初动能E从a点出发,沿AB直线向b运动,其中小滑块第一次经过O点时的动能为初动能的n倍(n>1),到达b点时动能恰好为零,小滑块最终停在O点,求:
(1)小滑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2)Ob两点间的电势差UOb
(3)小滑块运动的总路程s.
查看答案
经过用天文望远镜长期观测,人们在宇宙中已经发现了许多双星系统,通过对它们的研究,使我们对宇宙中物质的存在形式和分布情况有了较深刻的认识.双星系统由两个星体构成,其中每个星体的线度都远小于两星体之间的距离.一般双星系统距离其他星体很远,可以当作孤立系统来处理.现根据对某一双星系统的光度学测量确定:该双星系统中每个星体的质量都是m,两者相距L,它们正围绕两者连线的中点做匀速圆周运动.
(1)试计算该双星系统的运动周期T计算
(2)若实际上观测到的运动周期为T观测,且T观测:T计算=1:manfen5.com 满分网(N>1).为了解释T观测与T计算的不同,目前有一种流行的理论认为,在宇宙中可能存在一种望远镜观测不到的暗物质.作为一种简化模型,我们假定在以这两个星体连线的中点为圆心、manfen5.com 满分网为半径的一个球体内均匀分布着这种暗物质.若不考虑其他暗物质的影响,请根据这一模型和上述观测结果确定该星系间这种暗物质的密度.(球的体积manfen5.com 满分网,式中r为球半径)
查看答案
从地面竖直上抛一物体,上抛初速度v=20m/s,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H=16m,设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所受的空气阻力大小不变,以地面为重力势能零点,g取10m/s2,问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离地面多高处其动能与重力势能相等?(保留2位有效数字)
某同学的解答如下:
设物体上升至h高处动能与重力势能相等manfen5.com 满分网mv2=mgh  ①
上升至h处由动能定理-mgh-Ffh=manfen5.com 满分网mv2-manfen5.com 满分网mv2
上升至最高点H处由动能定理-mgh-Ffh=0-manfen5.com 满分网mv2
联立以上三式,并代入数据解得h=8.9m处动能与重力势能相等.
经检查,计算无误.该同学所得结论是否有不完善之处?若有请予以补充.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