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足够长的U形导体框架的宽度L=0.5m,电阻可忽略不计,其所在平面与水平面成θ=37°角.有一磁感应强度B=0.8T的匀强磁场,方向垂直于导体框平面.一根质量m=0.2kg、电阻为R=2Ω的导体棒MN垂直跨放在U形框架上,某时刻起将导体棒由静止释放.已知导体棒与框架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已知sin37°=0.6,cos37°=0.8,g=10m/s
2)
(1)求导体棒刚开始下滑时的加速度的大小;
(2)求导体棒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和重力的最大功率;
(3)从导体棒开始下滑到速度刚达到最大的过程中,通过导体棒横截面的电量Q=2C,求导体棒在此过程中消耗的电能.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从A点水平抛出,抛出点距离地面高度为L,不计与空气的摩擦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在无风情况下小木块的落地点B到抛出点的水平距离为S;当有恒定的水平风力F时,小木块仍以原初速度抛出,落地点C到抛出点的水平距离为

S,求:
(1)小木块初速度的大小;
(2)水平风力F的大小;
(3)水平风力对小木块所做的功.
查看答案
我国成功发射的神舟七号载人飞船绕地球的运行可看作是匀速圆周运动,宇航员测得自己绕地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为T、距地面的高度为H,已知地球半径为R,引力常量为G.
(1)求飞船的线速度大小;
(2)求地球的质量;
(3)能否求出飞船所需的向心力?若能,请写出计算过程和结果;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
某同学在做“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中,串联了一只R
=1.5Ω的保护电阻,实验电路如图(a)所示.则

(1)用完好的导线连好电路后,该同学闭合电键S,发现电流表示数为零,电压表示数不为零,检查各接线柱均未接错,且接触良好.他用多用电表的电压挡检查电路,把两表笔分别接a、b,b、c,d、e时,示数均为零,把两表笔接c、d时,示数与电压表示数相同,由此可以推断故障原因是______.
(2)排除障后,该同学顺利完成实验,测得下列数据并且根据数据在坐标系中描出了对应的点,如图(b)所示,请画出U-I图象;
I/A | 0.10 | 0.17 | 0.23 | 0.30 | 0.40 |
U/V | 1.20 | 1.00 | 0.80 | 0.60 | 0.55 |
(3)由U-I图象求出实验中电池的电动势E=______V,内阻r=______Ω.
(4)本次实验产生系统误差的原因是:______.
查看答案
使用如图(a)所示的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打出一条纸带如图(b)所示,O是打出的第一个点迹,A、B、C、D、E、F…是依次打出的点迹,量出OE间的距离为L,DF间的距离为s.已知打点计时器打点的周期是T,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
①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上述物理量如果满足关系式______,即验证了重锤下落过程中机械能是守恒的.
②若T=0.02s,在图(b)中如果发现OA距离大约是4mm,则出现这种情况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此时上述的各物理量间满足的关系式是______.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在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时,用M、N两个测力计(图中未画出)通过细线拉橡皮条的端点,使其到达O点,此时α+β=90°,然后保持M的示数不变,而使α角减小,为保持端点位置不变,可采用的办法是( )

A.减小N的示数同时减小β角
B.减小N的示数同时增大β角
C.增大N的示数同时增大β角
D.增大N的示数同时减小β角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