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物理试题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伽利略探究物体下落规律的过程所用的科学方法是:问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伽利略探究物体下落规律的过程所用的科学方法是:问题→猜想→数学推理→实验验证→合理外推→得出结论
B.打雷时,呆在木屋里比呆在汽车里更安全
C.牛顿在寻找万有引力的过程中,他没有利用牛顿第二定律,但他用了牛顿第三定律
D.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建立质点概念是应用近似替代法
解答本题应掌握伽利略探究物体下落规律的过程所用的科学方法;牛顿在寻找万有引力的过程中,利用牛顿第二和第三定律;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建立质点概念是应用物理模型法. 【解析】 A、伽利略探究物体下落规律的过程所用的科学方法是:问题→猜想→数学推理→实验验证→合理外推→得出结论.故A正确. B、打雷时,呆在汽车里比呆在木屋里更安全,因为汽车能起屏蔽作用,并能将积累的电荷导入大地.故B错误. C、牛顿在寻找万有引力的过程中,利用开普勒定律、牛顿第二和牛顿第三定律;故C错误. D、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建立质点概念是应用物理模型法.故D错误. 故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如图,木板A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其左端与固定台阶相距x.与滑块B(可视为质点)相连的细线一端固定在O点.水平拉直细线并给B一个竖直向下的初速度,当B到达最低点时,细线恰好被拉断,B从A右端的上表面水平滑入.A与台阶碰撞无机械能损失,不计空气阻力.
已知A的质量为2m,B的质量为m,A、B之间动摩擦因数为μ;细线长为L、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B重力的5倍;A足够长,B不会从A表面滑出;重力加速度为g.
(1)求B的初速度大小v和细线被拉断瞬间B的速度大小v1
(2)A与台阶只发生一次碰撞,求x满足的条件
(3)x在满足(2)条件下,讨论A与台阶碰撞前瞬间的速度.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manfen5.com 满分网如图甲所示是一打桩机的简易模型.质量m=1kg的物体在拉力F作用下从与钉子接触处由静止开始运动,上升一段高度后撤去F,到最高点后自由下落,撞击钉子,将钉子打入一定深度.物体上升过程中,机械能E与上升高度h的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不计所有摩擦,g取10m/s2.求:
(1)物体上升1m后再经多长时间才撞击钉子(结果可保留根号);
(2)物体上升到0.25m高度处拉力F的瞬时功率.
查看答案
一个物体从S=125m高处由静止自由下落,忽略空气阻力,(取g=10m/s2),求:
(1)物体下落到地面的时间t
(2)物体下落到地面的速度大小Vt
(3)物体最后2s内的位移大小.
查看答案
速度为3m/s的冰壶甲与静止的相同冰壶乙发生对心正碰,碰后甲以1m/s的速度继续向前滑行.求碰后瞬间冰壶乙的速度大小.
查看答案
(选修模块3-5)
如图所示为氢原子的能级图.用光子能量为13.06eV的光照 射一群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可能观测到氢原子发射的不同波长的光有______种,其中最短波长为______m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