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图所示为用一个游标卡尺测量工件内径的示意图.由图知该公件内径是______cm.

(2)如图甲所示,一个弹簧一端固定在传感器上,传感器与电脑相连.当对弹簧施加变化的作用力(拉力或压力)时,在电脑上得到了弹簧形变量与弹簧产生的弹力的关系图象(如图乙).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______

A.弹簧产生的弹力和弹簧的长度成正比
B.弹簧长度的增加量与对应的弹力增加量成正比
C.该弹簧的劲度系数是200N/m
D.该弹簧受到反向压力时,劲度系数不变
(3)某同学在做“测定木板与木块间动摩擦因素”的实验时,设计了两种实验方案:
方案一:木板固定,用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如图(a)所示.
方案二:用弹簧测力计钩住木块,用力拉动木块,如图(b)所示.除了实验必须的弹簧测力计、木块、木板、细线外,该同学还准备了若干重量均为2.00N的砝码…
上述两种方案中,你认为更合理的方案是______,理由是______.

该同学在木块上加砝码,改变木块对木块的压力,记录了5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次数 | 1 | 2 | 3 | 4 | 5 |
砝码/个数 | | 1 | 2 | 3 | 4 |
砝码对木块压力/N | | 2.00 | 4.00 | 6.00 | 8.00 |
测力计读数/N | 1.50 | 2.00 | 2.50 | 2.90 | 3.50 |
请根据上述数据在坐标纸上(图c)作出摩擦力f和砝码对木块的压力F的关系图象(以F为横坐标).图象不过原点的原因是______.由图象可知,木块的重量为______N.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力因素为______.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粗糙水平地面上与墙平行放着一个截面为半圆的柱状物体A,A与竖直墙之间放一光滑圆球B,整个装置处于平衡状态.现对B加一竖直向下的力F,F的作用线通过球心,设墙对B的作用力为F
1,B对A的作用力为F
2,地面对A的作用力为F
3.若F缓慢增大而整个装置仍保持静止,截面如图所示,在此过程中( )

A.F
1保持不变,F
3缓慢增大
B.F
1缓慢增大,F
3保持不变
C.F
2缓慢增大,F
3缓慢增大
D.F
2缓慢增大,F
3保持不变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A、B两物体紧靠着放在粗糙水平面上,A、B间接触面光滑.在水平推力F作用下两物体一起加速运动,物体A恰好不离开地面,则物体B的受力个数为( )
A.3
B.4
C.5
D.6
查看答案

长直木板的上表面的一端放置一个铁块,木板放置在水平面上,将放置铁块的一端由水平位置缓慢地向上抬起,木板另一端相对水平面的位置保持不变,如图所示.铁块受到的摩擦力f随木板倾角α变化的图线正确的是(设最大静摩擦力的大小等于滑动摩擦力大小)( )
A.

B.

C.

D.
查看答案

质量为m的物体在沿斜面向上的拉力F作用下沿放在水平地面上的质量为M的粗糙斜面匀速下滑,此过程中斜面体保持静止,则地面对斜面( )
A.无摩擦力
B.水平向左的摩擦力
C.支持力为(M+m)g
D.支持力小于(M+m)g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在水平方向共受到三个力即F
1、F
2和摩擦力的作用,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其中F
1=10N,F
2=2N.现撤去F
1保留F
2.则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的合力为( )
A.10N,方向向左
B.6N,方向向右
C.2N,方向向左
D.零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