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物理试题 >

16世纪末,伽利略用实验和推理,推翻了已在欧洲流行了近两千年的亚里士多德关于力和...

16世纪末,伽利略用实验和推理,推翻了已在欧洲流行了近两千年的亚里士多德关于力和运动的理论,开启了物理学发展的新纪元.在以下说法中,与亚里士多德观点相反的是( )
A.四匹马拉的车比两匹马拉的车跑得快;这说明,物体受的力越大,速度就越大
B.一个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再受力了,它总会逐渐停下来;这说明,静止状态才是物体长时间不受力时的“自然状态”
C.两物体从同一高度自由下落,较重的物体下落较快
D.一个物体维持匀速直线运动,不需要力
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多来自对自然地观察,往往忽略了摩擦力对物体的影响,而物体的自然属性是运动,维持运动不需要力,是物体的惯性. 【解析】 A、亚里士多德的多数结论来自观察.用四匹马和两匹马拉车,车在运动的过程中所受的摩擦力相同,两次都是匀速运动故F=f,但四匹马的功率大于两匹马的功率,根据P=Fv,可知v==.故认为物体受力越大,速度越大的观点是错误的,故A选项是亚里士多德的观点. B、一个物体不受力就会逐渐停下来,是因为物体受到了地面的摩擦力,而不是因为不受力.故B选项是亚里士多德的观点. C、两个物体从同一高度自由下落,较重的下落的快,是因为重的物体所受的摩擦力相对于重力来说小,其加速度就大.如果没有空气的阻力两物体应同时到达地面.故C选项是错误的,是亚里士多德的观点. D、物体之所以运动,不是因为受力,而是由于惯性,故维持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故D选项是正确的.是伽利略的观点,与亚里士多德的观点相反. 故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manfen5.com 满分网北京奥运火炬实现了成功登上珠峰的预定目标,如图所示是火炬手攀登珠峰的线路图,请据此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起点到终点火炬手所走线路的总长度是火炬手的位移
B.线路总长度与火炬手所走时间的比等于登山的平均速度
C.在计算登山运动员的速度时可以把火炬手当成质点
D.顶峰的重力加速度要比拉萨的重力加速度大
查看答案
在国际单位制中,力学的三个基本物理单位是( )
A.质量、米、秒
B.牛顿、米、秒
C.千克、米、秒
D.牛顿、米、米/秒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质量m1=2.0kg的木板AB静止在水平面上,木板的左侧有一个固定的半径R=0.60m的四分之一圆弧形轨道,轨道末端的切线水平,轨道与木板靠在一起,且末端高度与木板高度相同.现将质量m2=1.0kg可视为质点的小木块C,从圆弧形轨道顶端由静止释放,小木块C到达圆弧形轨道底端时的速度v=3.0m/s.之后小木块C滑上木板AB并带动木板AB运动,当小木块C离开木板AB右端B时,木板AB的速度v1=0.5
m/s,在小木块C在木板AB上滑行的过程中,小木块C与木板AB总共损失的动能△E=2.25J.小木块C与木板AB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木板AB与地面间的摩擦及空气阻力可忽略不计.取g=10m/s2.求
(1)小木块C运动到圆弧形轨道末端时所受支持力的大小;
(2)小木块C在圆弧形轨道上下滑过程中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3)小木块C在木板AB上运动过程中,小木块C相对于地面的位移.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对一辆自制遥控小车的性能进行测试.他们让小车在水平的直轨道上由静止开始运动,并将小车运动的全过程记录下来,其v-t图象如图所示.已知小车质量为1kg,在2s~14s小车功率保持不变,在14s末关闭遥控器而让小车自由滑行.v-t图象中除2s~10s图象为曲线外,其余时间图象均为直线.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小车所受的阻力视为不变.g=10m/s2.求:
(1)小车受到的阻力大小;
(2)小车在匀速行驶阶段的功率;
(3)小车在变加速运动过程中的位移大小.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某颗人造地球卫星在距地面高度为h的圆形轨道上绕地球飞行,其运动可视为匀速圆周运动.已知地球半径为R,地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为g.求卫星在圆形轨道上运行速度的表达式和运行周期的表达式.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