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物理试题 >

在2008年北京残奥会开幕式上,运动员手拉绳索向上攀登,最终点燃了主火炬,体现了...

在2008年北京残奥会开幕式上,运动员手拉绳索向上攀登,最终点燃了主火炬,体现了残疾运动员坚忍不拔的意志和自强不息的精神.为了探究上升过程中运动员与绳索和吊椅间的作用,可将过程简化.一根不可伸缩的轻绳跨过轻质的定滑轮,一端挂一吊椅,另一端被坐在吊椅上的运动员拉住,如图所示.设运动员的质量为65kg,吊椅的质量为15kg,不计定滑轮与绳子间的摩擦.重力加速度取g=10m/s2.当运动员与吊椅一起正以加速度a=1m/s2上升时,试求
(1)运动员竖直向下拉绳的力;
(2)运动员对吊椅的压力.

manfen5.com 满分网
(1)以人和吊椅为研究对象,对整体受力分析,由加速度可以求得对绳的拉力; (2)再以吊椅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可以求得对吊椅的压力. 【解析】 解法一:(1)设运动员受到绳向上的拉力为F,由于跨过定滑轮的两段绳子拉力相等,吊椅受到绳的拉力也是F. 对运动员和吊椅整体进行受力分析如图所示,则有: 2F-(m人+m椅)g=(m人+m椅)a 解得:F=440N 由牛顿第三定律,运动员竖直向下拉绳的力F′=440N, (2)设吊椅对运动员的支持力为FN,对运动员进行受力分析如图所示,则有: F+FN-m人g=m人a 解得:FN=275N 由牛顿第三定律,运动员对吊椅的压力也为275N 解法二:设运动员和吊椅的质量分别为M和m;运动员竖直向下的拉力为F,对吊椅的压力大小为FN.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绳对运动员的拉力大小为F,吊椅对运动员的支持力为FN. 分别以运动员和吊椅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F+FN-Mg=Ma  ① F-FN-mg=ma ② 由 ①、②解得:F=440N                FN=275N 答:(1)运动员竖直向下拉绳的力为440N,     (2)运动员对吊椅的压力为275N.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如图所示,在倾角θ=37°的足够长的固定的斜面底端有一质量m=1.0kg的物体,物体与斜面间动摩擦因数μ=0.25.现用轻细绳将物体由静止沿斜面向上拉动,拉力F=10.0N,方向平行斜面向上.经时间t=4.0s绳子突然断了,求:
(1)绳断时物体的速度大小.
(2)从绳子断了开始到物体运动到最高处的运动时间.  (sin37°=0.60,cos37°=0.80,g=10m/s2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如图,在水平地面上有一质量为4.0㎏的物块,它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μ=0.2,在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θ=30的斜向上的拉力F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经过2.0s的时间物块发生了4.0m的位移.(g=10m/s2)  
试求:(1)物块的加速度大小  (2)拉力F的大小.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倾角为θ的斜面上有质量为m的木块,它们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现用水平力F推动木块,如图所示,使木块恰好沿斜面向上做匀速运动.若斜面始终保持静止,求水平推力F的大小.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为“探究加速度与物体受力与质量的关系”实验装置图.图中A为小车,B为装有砝码的小桶,C为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小车通过纸带与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相连,计时器接50HZ交流电.小车的质量为m1,小桶(及砝码)的质量为m2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每次改变小车质量时,应重新平衡摩擦力
B.实验时应先释放小车后接通电源
C.本实验m2应远大于m1
D.在用图象探究加速度与质量关系时,应作a-manfen5.com 满分网图象
(2)实验时,某同学由于疏忽,遗漏了平衡摩擦力这一步骤,他测量得到的a-F图象,可能是图中的图线______.(选填“甲”、“乙”、“丙”)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用改变砝码的质量的办法来改变对小车的作用力F,用打点计时器测出小车的加速度a,得出若干组F和a的数据.然后根据测得的数据作出如图a-F图线,发现图线既不过原点,又不是直线,原因是______
A.平衡摩擦力时,所垫木板太低,且小车质量较大
B.平衡摩擦力时,所垫木板太高,且盘及盘中砝码质量较大
C.平衡摩擦力时,所垫木板太低,且盘及盘中砝码质量较大
D.平衡摩擦力时,所垫木板太高,且小车质量较大.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 题型:解答题
  • 难度:中等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