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物理试题 >

(选修模块3-4)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 A.机械波的传播依赖于...

(选修模块3-4)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
A.机械波的传播依赖于介质,而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B.只要有电场和磁场,就能产生电磁波
C.当物体运动的速度接近光速时,时间和空间都要发生变化
D.当观测者靠近或远离波源时,感受到的频率会发生变化
(2)一简谐横波以4m/s的波速沿x轴正方向传播.已知t=0时的波形如图1所示.则a 点完成一次全振动的时间为______s;a点再过0.25s时的振动方向为______(y轴正方向/y轴负方向).
(3)为测量一块等腰直角三棱镜△ABC的折射率,用一束激光沿平行于BC边的方向射向AB边,如图2所示.激光束进入棱镜后射到AC边时,刚好能发生全反射.该棱镜的折射率为多少?
manfen5.com 满分网
(1)机械波的传播依赖于介质,而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有电场和磁场,不一定能产生电磁波.当物体运动的速度接近光速时,根据相对论可知,时间和空间都要发生变化. 当观测者靠近或远离波源时,感受到的频率会发生变化. (2)根据波形图得到波长为4m,再根据波速与波长的关系公式v=,得到波的周期,a点再过0.25s即再过T,可以将波形图向右平移λ进行分析; (3)激光束进入棱镜后射到AC边时,刚好能发生全反射,入射角恰好临界角,根据折射定律和临界角及几何知识求解折射率. 【解析】 (1)A、机械波的传播必须依赖于介质,而电磁波传播是的电磁场,而电场、磁场本身就是一种物质,不需要借助其他介质传播,所以电磁波在真空中也可以传播.故A正确. B、有电场和磁场,不一定能产生电磁波,只有振荡的电场或磁场才能产生电磁波.故B错误. C、当物体运动的速度接近光速时,根据相对论可知,时间和空间都要发生变化.故C正确. D、当观测者靠近或远离波源时,两者距离发生改变,产生多普勒效应,观察者感受到的频率会发生变化.故D正确. 故选ACD (2)根据波形图得到波长为4m,根据波速与波长的关系公式v=,得到周期为T=1s,则a点完成一次全振动的时间为1s. 波速沿x轴正方向传播,再过0.25s,即再过T,波形图向右平移λ,可以看出a点正在向y轴负方向运动; (3)由图光线在AB面上入射角为i=45°,设折射角为α,光线射到AC面时入射角为β.由题,激光束进入棱镜后射到AC边时,刚好能发生全反射,则β恰好等于临界角C,由折射定律得: n=…① sinC=sinβ=…② 由几何知识得,α+β=90°,则得到: cosα=…③ 由①②③解得:n= 故答案为: (1)ACD (2)1,y轴负方向 (3)该棱镜的折射率为.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有光滑且不计电阻的两道金属导轨,宽都为L,上方安装有一个阻值R的定值电阻.两根质量都为m,电阻都为r,完全相同的金属杆靠在导轨上,金属杆与导轨等宽且与导轨接触良好,虚线下方的区域内存在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B.
(1)将金属杆1固定在磁场边界下侧.金属杆2从磁场边界上方静止释放,进入磁场后恰作匀速运动,求金属杆2释放处离开磁场边界的距离h
(2)将金属杆1固定在磁场边界下侧.金属杆2从磁场边界上方h(h<h)高处静止释放,经过一段时间后再次匀速,此过程流过电阻R的电量为q,则此过程整个回路中产生了多少热量?
(3)金属杆2从离开磁场边界h(h<h)高处静止释放,在进入磁场的同时静止释放金属杆1,两金属杆运动了一段时间后都开始了匀速运动,试求出杆2匀速时的速度是多少?并定性画出两杆在磁场中运动的v-t图象(两个电动势分别为ε1、ε2不同的电源串联时,电路中总的电动势ε=ε12).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xoy平面内,在y轴左侧某区域内有一个方向竖直向下,水平宽度为manfen5.com 满分网m,电场强度为E=1.0×104N/C的匀强电场.在y轴右侧有一个圆心位于x轴上,半径为r=0.01m的圆形磁场区域,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磁感应强度为B=0.01T,坐标为x=0.04m处有一垂直于x轴的面积足够大的荧光屏PQ.今有一束带正电的粒子从电场左侧沿+x方向射入电场,穿过电场时恰好通过坐标原点,速度大小为v=2×106m/s,方向与x轴成30°角斜向下,若粒子的质量为m=1.0×10-20kg,电量为q=1.0×10-10C,试求:
(1)粒子射入电场时的坐标位置和初速度;
(2)若圆形磁场可沿x轴移动,圆心O′在x轴上的移动范围为(0.01m,+∞),由于磁场位置的不同,导致该粒子打在荧光屏上的位置也不同,试求粒子打在荧光屏上的范围.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有一轻弹簧,左端固定在A点,弹簧处于自然状态时其右端位于B点.水平桌面右侧有一竖直放置的光滑圆弧形轨道MNP,其半径R=0.8m,OM为水平半径,ON为竖直半径,P点到桌面的竖直距离也是R,∠PON=45°第一次用质量m1=1.1kg的物块(可视为质点)将弹簧缓慢压缩到C点,释放后物块停在B点(B点为弹簧原长位置),第二次用同种材料、质量为m2=0.1kg的物块将弹簧也缓慢压缩到C点释放,物块过B点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其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为x=6t-2t2(m),物块从桌面右边缘D点飞离桌面后,由P点沿圆轨道切线落入圆轨道.(g=10m/s2,不计空气阻力)求:
(1)BC间的距离;
(2)m2由B运动到D所用时间;
(3)物块m2运动到M点时,m2对轨道的压力.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1)以下有关热学内容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是______
A.在两分子间距离增大的过程中,分子间的作用力一定减小
B.用N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M表示铜的摩尔质量,ρ表示铜的密度,那么一个铜原子所占空间的体积可表示为M/ρN
C.雨水没有透过布雨伞是因为液体表面存在张力
D.晶体一定具有规则形状,且有各向异性的特征
(2)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由初始状态A开始,按图中的箭头所示方向进行状态变化,最后又回到初始状态A,即A→B→C→A,这一过程称为一个循环.则由A→B,气体的分子平均动能______;由B→C,气体的内能______;(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3)结合上述P-V图,根据分子动理论(等压变化的微观解释),简要分析C→A过程,压强不变的原因.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图(a)是白炽灯L1(220V,100W)和L2(220V,60W)的伏安特性曲线.
(1)图中曲线______ 表示灯L1的伏安特性曲线.(选填“A”或“B”)
(2)随着灯泡L1功率的增大,其灯丝阻值逐渐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若将这两个灯泡并联在电路上,在用电高峰时电压仅200V,则此时L1灯的实际功率为______ W,L2灯的实际功率为______ W.
(4)若将它们串联后接在220V电源上,则此时L1灯的实际功率为______ W,L2灯的实际功率为______ W.
(5)若用图(b)所示电路测量L1灯的伏安特性,由于电表存在内阻,实际测得的伏安特性曲线比图(a)中描绘出的理想伏安特性曲线在I-U图中位置来得偏______(选填“高”或“低”).
(6)用图(b) 所示电路测量L1灯伏安特性时,已知R=10Ω,E=300V.则电路中可变电阻R选用下列各种规格时,测量效果最好的是______
A.最大电阻5Ω,最大电流10A   B.最大电阻50Ω,最大电流6A
C.最大电阻500Ω,最大电流1A      D.最大电阻5000Ω,最大电流1A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 题型:解答题
  • 难度:中等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