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物理试题 >

2010年10月1日“嫦娥二号”探月卫星沿地月转移轨道直奔月球,在距月球表面10...

2010年10月1日“嫦娥二号”探月卫星沿地月转移轨道直奔月球,在距月球表面100km的P点进行第一次“刹车制动”后被月球捕获,进入椭圆轨道Ⅰ绕月飞行,之后,卫星在P点又经过第二次“刹车制动”,进入距月球表面100km的圆形工作轨道Ⅱ,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manfen5.com 满分网
A.卫星在轨道Ⅰ上运动周期比在轨道Ⅱ上长
B.卫星在轨道Ⅰ上运动周期比在轨道Ⅱ上短
C.卫星沿轨道Ⅰ经P点时的加速度小于沿轨道Ⅱ经P点时的加速度
D.卫星沿轨道Ⅰ经P点时的加速度等于沿轨道Ⅱ经P点时的加速度
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的内容比较周期. 研究“嫦娥二号”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列出等式表示出加速度的表达式. 通过两个轨道的位置关系进行比较. 【解析】 A、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的内容:所有的行星的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 即:=K,K与中心体有关. 通过题意我们知道:轨道Ⅰ的半长轴大于轨道Ⅰ的半径. 所以卫星在轨道Ⅰ上运动周期比在轨道Ⅱ上长,故A正确,B错误. C、研究“嫦娥二号”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列出等式: =ma  得出:a=, 所以卫星沿轨道Ⅰ经P点时的加速度等于沿轨道Ⅱ经P点时的加速度.故C错误,D正确. 故选A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六十甲子”是古人发明用来计时的方法,也是一种表示自然界五行之气循环流转的直观表示法.某学校物理兴趣小组用空心透明粗糙塑料管制作了如图所示的竖直“60”造型.两个“0”字型圆的半径均为R.让一质量为m、直径略小于管径的小球从入口A处无初速度放入,B、C、D是轨道上的三点,E为出口,其高度低于入口A.已知BC是“0”字型的一条竖直方向的直径,D点是左侧“0”字型上的一点,与圆心等高,A比C高R,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则小球在整个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manfen5.com 满分网
A.如果是光滑小球,在D点处,塑料管的左侧对小球的压力4mg
B.如果是光滑小球,小球一定能从E点射出
C.如果是不光滑小球,且能通过C点,此处塑料管对小球的作用力小于mg
D.如果是不光滑小球,小球不可能停在B点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顶端装有定滑轮的斜面体放在粗糙水平地面上,A、B两物体通过细绳连接,并处于静止状态(不计绳的质量和绳与滑轮间的摩擦).现用水平向右的力F作用于物体B上,将物体B缓慢拉高一定的距离,此过程中斜面体与物体A仍然保持静止.在此过程中( )
manfen5.com 满分网
A.水平力F一定变小
B.斜面体所受地面的支持力一定变大
C.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一定变大
D.物体A所受斜面体的摩擦力一定变大
查看答案
manfen5.com 满分网如图所示,小车上固定着硬杆,杆的端点固定着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当小车有水平向右的加速度且逐渐增大时,杆对小球的作用力的变化(用F1至F4变化表示)可能是下图中的(00′沿杆方向)(
A.manfen5.com 满分网
B.manfen5.com 满分网
C.manfen5.com 满分网
D.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四个小球在离地面不同高度同时从静止释放,不计空气阻力,从开始运动时刻起,每隔相等的时间间隔小球依次碰到地面.如图所示,其中能反映出刚开始运动时各小球相对地面的位置的是( )
A.manfen5.com 满分网
B.manfen5.com 满分网
C.manfen5.com 满分网
D.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在物理学发展的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发现推动了人类历史的进步.对以下几位物理学家所作科学贡献的表述中,与事实不相符的是( )
A.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B.密立根最早通过实验,比较准确的测定了电子的电量
C.库仑发现了磁场产生电流的条件和规律
D.牛顿在实验室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