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物理试题 >
“嫦娥一号”于2009年3月1日下午4时13分成功撞月,从发射到撞落历时433天...
“嫦娥一号”于2009年3月1日下午4时13分成功撞月,从发射到撞落历时433天,标志我国一期探月工程圆满结束.其中,卫星发射过程先在近地圆轨道绕行3周,再长途跋涉进人近月圆轨道绕月飞行.若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

,月球半径为地球半径的

,据以上信息得( )
A.绕月与绕地飞行周期之比为

:

B.绕月与绕地飞行速度之比为1:6
C.绕月与绕地飞行向心加速度之比为2:3
D.月球与地球质量之比为1:64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一列沿x轴传播的简谐横波,t=0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此时质元P恰在波峰,质元Q恰在平衡位置且向上振动.再过0.2s,质元Q第一次到达波峰,则( )

A.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
B.波的传播速度为20m/s
C.1s末质元P的位移为零
D.质元P的振动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式为y=0.2sin(2πt+

)m
查看答案
以下对于光的现象及其解释中正确的是( )
A.光导纤维利用的是光的全反射现象
B.雨后美丽的彩虹是光的衍射现象
C.用激光“焊接”剥落的视网膜是利用激光的相干性好
D.电影院中观看立体电影的眼镜利用的是光的干涉现象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两个

圆弧轨道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半径R相同,A轨道由金属凹槽制成,B轨道由金属圆管制成,均可视为光滑轨道.在两轨道右侧的正上方分别将金属小球A和B由静止释放,小球距离地面的高度分别用h
A和h
B表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h
A=h
B=2R,则两小球都能沿轨道运动到最高点
B.若h
A=h
B=

,由于机械能守恒,两小球在轨道上升的最大高度为3R/2
C.适当调整h
A和h
B,均可使两小球从轨道最高点飞出后,恰好落在轨道右端口处
D.若使小球沿轨道运动并且从最高点飞出,A小球的最小高度为

,B小球最小高度为2R
查看答案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氢原子由较高能级跃迁到较低能级时,电子的动能增加,原子的电势能减少
B.氢原子被激发后发出的可见光光子的能量大于紫外线光子的能量
C.α射线是由原子核内放射出的氦核,与β射线和γ射线相比它具有较强的电离本领
D.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会随温度或压强的变化而变化
(2)如图,半径为R的光滑圆形轨道固定在竖直面内.可当做质点的小球A、B质量分别为m、3m,A球从左边与圆心等高处由静止开始沿轨道下滑,与静止于轨道最低点的B球相撞,第一次碰撞后A、B球能达到的最大高度相同,碰撞后无机械能损失.重力加速度为g.试球:
①第一次碰撞后A、B两球的速度.
②第一次碰撞后A、B两球达到的最大高度.
查看答案
(1)如图所示,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一列简谐横波在某时刻的波形图为一正弦曲线,其波速为200m/s,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图示时刻质点b的加速度正在减小
B.从图示时刻开始,经过0.01s,质点a通过的路程为0.4m
C.若此波遇到另一列波并发生稳定干涉现象,则另一列波的频率为50Hz
D.若该波传播中遇到宽约4m的障碍物,能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

(2)一束单色光由左侧射入装有清水的薄壁圆柱体,图为过轴线的截面图,调整入射角θ,使光线恰好在水与空气的界面上发生全反射.已知水的折射率为4/3,求sinθ的值.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