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物理试题 >

如图所示,高空滑索是一项勇敢者的运动,一个人用轻绳通过轻质滑环悬吊在倾角θ=30...

如图所示,高空滑索是一项勇敢者的运动,一个人用轻绳通过轻质滑环悬吊在倾角θ=30°的钢索上运动,在下滑过程中轻绳始终保持竖直,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说明: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A.人做匀变速运动

B.人做匀速运动

C.钢索对轻环无摩擦力

D.钢索对轻环的作用力小于人的重力

 

B 【解析】由在下滑过程中轻绳始终保持竖直可知,人做匀速运动,钢索对轻环有摩擦力,钢索对轻环的作用力等于人的重力,选项B正确ACD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如图是一火警报警电路的示意图.其中R3为高分子材料制成的PTC热敏电阻,其阻值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值班室的显示器为电路中的电流表A,电源两极之间接一报警器,P点接地.当R3处出现火情时,显示器的电流I、报警器两端的电压UQ点电势的变化情况是(  )

说明: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A.I变大,U变小     

B.I变大,U变大

C.Q点电势变小     

D.Q点电势不变

 

查看答案

物理学的发展丰富了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创新和革命,促进了物质生产的繁荣与人类文明的进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开普勒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B.卡文迪许测出静电力常量

C.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定律

D.牛顿发现落体运动规律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一端封闭的两条平行光滑长导轨相距L,距左端L处的右侧一段弯成半径为6ec8aac122bd4f6e的四分之一圆弧,圆弧导轨的左、右两段处于高度相差6ec8aac122bd4f6e的水平面上。以弧形导轨的末端点O为坐标原点,水平向右为x轴正方向,建立Ox坐标轴。圆弧导轨所在区域无磁场;左段区域存在空间上均匀分布,但随时间t均匀变化的磁场B(t),如图2所示;右段区域存在磁感应强度大小不随时间变化,只沿x方向均匀变化的磁场B(x),如图3所示;磁场B(t)和B(x)的方向均竖直向上。在圆弧导轨最上端,放置一质量为m的金属棒ab,与导轨左段形成闭合回路,金属棒由静止开始下滑时左段磁场B(t)开始变化,金属棒与导轨始终接触良好,经过时间t0金属棒恰好滑到圆弧导轨底端。已知金属棒在回路中的电阻为R,导轨电阻不计,重力加速度为g。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求金属棒在圆弧轨道上滑动过程中,回路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E;

(2)如果根据已知条件,金属棒能离开右段磁场B(x)区域,离开时的速度为v,求金属棒从开始滑动到离开右段磁场过程中产生的焦耳热Q;

(3)如果根据已知条件,金属棒滑行到x=x1,位置时停下来,

a.求金属棒在水平轨道上滑动过程中遁过导体棒的电荷量q;

b.通过计算,确定金属棒在全部运动过程中感应电流最大时的位置。

 

查看答案

飞行时间质谱仪可以根据带电粒子的飞行时间对气体分子进行分析。如图所示,在真空状态下,自脉冲阀P喷出微量气体,经激光照射产生不同正离子,自a板小孔进入a、b间的加速电场,从b板小孔射出,沿中线方向进入M、N板间的方形区域,然后到达紧靠在其右侧的探测器。已知极板a、b间的电压为U0,间距为d,极板MN的长度和间距均为l。不计离子重力及经过a板时的初速度。

(1)若M、N板间无电场和磁场,请推导出离子从a板到探测器的飞行时间,与比荷k=q/m,q和m分别为离子的电荷量和质量)的关系式;

(2)若在M、N间只加上偏转电压U1,请论证说明不同正离子的轨迹是否重合;

(3)若在M、N间只加上垂直于纸面的匀强磁场。已知进入a、b间的正离子有一价和二价的两种,质量均为m,元电荷为e。要使所有正离子均能通过方形区域从右侧飞出,求所加磁场的磁感应强度的最大值Bm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一质量M=2.0kg的长木板AB静止在水平面上,木板的左侧固定一半径R=0.60m的四分之一圆弧形轨道,轨道末端的切线水平,轨道与木板靠在一起,且末端高度与木板高度相同。现在将质量m=l.0kg的小铁块(可视为质点)从弧形轨道顶端由静止释放,小铁块到达轨道底端时的速度v0=3.0m/s,最终小铁块和长木板达到共同速度。忽略长木板与地面间的摩擦。取重力加速度g=l0m/s2。求

(1)小铁块在弧形轨道末端时所受支持力的大小F;

(2)小铁块在弧形轨道上滑动过程中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Wf;

(3)小铁块和长木板达到的共同速度v。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