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物理试题 >

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将橡皮筋的一端C固定在竖直放置的木板上,另一...

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将橡皮筋的一端C固定在竖直放置的木板上,另一端系上两根细绳OA、OB,O为两细绳与橡皮筋的结点,细绳OA跨过钉在木板上的光滑的钉子C,下端挂重力已知的钩码,细绳OB用一个弹簧秤钩住,如图所示,可以通过改变钩码的个数和弹簧秤的拉力调整橡皮筋与两细绳的结点O的位置。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某同学认为在此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几项,其中正确

的是(    )

A、两细绳的夹角必须成90°,以便于算出两细绳的合力

B、橡皮筋应与两绳夹角的平分线在同一直线上

C、在使用弹簧秤时要注意使弹簧秤与木板平面平行

D、只用弹簧秤通过细绳拉橡皮筋时,结点O达到的位置应与钩码、弹簧秤同时拉时相同

(2)图中OC与橡皮筋延长线的夹角为α,细绳OB与橡皮筋延长线的夹角为β,且

α+β>90°,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增加钩码个数后,为使结点位置不变,应减小β,同时减小弹簧秤的拉力

B、增加钩码个数后,为使结点位置不变,应增大β,同时增大弹簧秤的拉力

C、保持钩码个数不变,将钉子向左移动一些,为使结点位置不变,应增大β,同时增大弹簧秤的拉力

D、保持钩码个数不变,将钉子向左移动一些,为使结点位置不变,应减小β,同时增大弹簧秤的拉力

 

(1)   CD (3分)      (2)    BD (3分)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科学探究活动通常包括以下要素: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等。伽利略对落体运动规律探究过程如下:

A.伽利略凭借对生活现象敏锐的观察力和逻辑推理质疑亚里斯多德的观点

B.伽利略提出了“落体运动的速度v与时间t成正比”的观点

C.为“冲淡”重力,伽利略设计用斜面来研究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情况

D.伽利略换用不同质量的小球,沿同一斜面从不同位置由静止释放,并记录相应数据

E.伽利略改变斜面的倾角,重复实验,记录相应数据

F.伽利略通过研究实验数据,初步得出斜面上物体运动的速度与时间成正比的观点

G.伽利略将斜面实验得到的结论推广到斜面的倾角增大到90°,得到了落体运动的规律

(1)与上述过程中B步骤相应的科学探究要素是     

(2)与上述过程中F步骤相应的科学探究要素是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截面为三角形的斜面体由两种材料上下拼接而成,BC为界面且平行底面DE,两侧面与水平面夹角分别为30°和60°。已知物块从A由静止下滑,以g∕2的加速度加速运动到B再匀速运动到D,若该物块从A由静止沿另一侧面下滑,则有(   )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A.将加速运动到C再匀速运动到E

B.AB段的运动时间等于AC段的运动时间

C.一直加速运动到E,但AC段的加速度比CE段大

D.通过E点的速率大于通过D点的速率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用细绳拴住放在水平粗糙传送带上,物体距传送带左端距离为L,稳定时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6ec8aac122bd4f6e,当传送带分别以v1、v2的速度作逆时针转动时(v1<v2),绳中的拉力分别为Fl、F2;若剪断细绳时,物体到达左端的时间分别为tl、t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A.Fl < F2                              B.F1 = F2

C.tl可能小于t2                  D.tl可能等于t2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倾角为θ的斜面上有一质量为m的物块,斜面与物块均处于静止状态。现用一大小为2.5mgsinθ、方向沿斜面向上的力F推物块,斜面和物块仍然静止不动。则力F作用时与力F作用前相比,物块对斜面的摩擦力及斜面对地面的摩擦力的变化情况分别是(   )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A.变大,变大

B.变大,变小

C.变小,不变

D.变小,变小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小车上固定着三角硬杆,杆的端点固定着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当小车有水平向右的加速度且逐渐增大时,杆对小球的作用力的变化(用F1至F4变化表示)可能是下图中的(OO'为沿杆方向)(    )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