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在转基因技术中,常用插入失活法和影印培养法来筛选含有目的基因的宿主胞。插入失活法...

在转基因技术中,常用插入失活法和影印培养法来筛选含有目的基因的宿主胞。插入失活法的原理是当外源基因插入到某一基因内的位点后,该基因就会丧失原有的功能;影印培养实质上是通过盖印章的方式,达到在不同培养基的相同位置上出现相同菌落的一种接种和培养方法。下图是用pBR322质粒转化目的基因并利用这两种方法进行筛选的过程(其中,Ampr表示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Tetr表示四环素抗性基因,大肠杆菌不含这两种基因),请据图回答:

1)图示目的基因比较长,我们获得该目的基因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2种即可)。

2pBR322质粒是一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NA分子,其作为基因工程的工具,应具备的基本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2条即可)。

3)基因工程操作程序①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数字1-9代表菌落,对比两个平板上菌落的生长情况,其中含有重组质粒的菌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图中的数字),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直接分离、利用相应的mRNA反转录、基因文库、PCR技术 小型环状裸露 能够自我复制、具有标记基因、具有一个至多个限制酶切割位点 使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稳定存在,并且可以遗传给下一代,同时,使目的基因能够表达和发挥作用 4和6 含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有Ampr,Tetr被破坏,因此能在含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上生长,不能在含有四环素的培养基上生长 【解析】 题意分析,图中①是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②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③筛选成功导入目的基因的大肠杆菌,图4是基因表达载体,普通质粒含有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和四环素抗性基因,重组质粒中只有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故不管导入的是普通质粒还是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在含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上都能生长,而只有导入普通质粒的大肠杆菌能在含四环素的培养基上生长,据此可知图中的1~9菌落都抗青霉素,而只有4和6不抗四环素,据此可知菌落4和6是含有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 (1)获得该目的基因的方法有从供体细胞中直接分离、利用相应的mRNA反转录、从基因文库获取、利用PCR技术体外扩增等。 (2)pBR322质粒是一种小型的环状DNA分子,质粒能够自我复制、且具有标记基因、而且具有一个至多个限制酶切割位点,因此可作为基因工程的工具。 (3)图示的基因工程操作程序中的①是构建目的基因表达载体的过程,该过程的目的是使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稳定存在,并且可以遗传给下一代,同时,使目的基因能够表达和发挥作用。 (4)由分析可知,图中数字1-9代表菌落,对比两个平板上菌落的生长情况,其中含有重组质粒的菌落是4和6,因为含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有基因Ampr,而基因Tetr被破坏,因此含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能在含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上生长,不能在含有四环素的培养基上生长。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新冠疫情爆发以来,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应对,共同防疫。近期,某国科研团队首次绘制出2019-nCoV的一个关键抗原蛋白分子(记作H蛋白)的3D结构,这种蛋白为开发疫苗、制备治疗性抗体提供了依据。某科研小组以该蛋白为抗原制备了单克隆抗体,具体流程是:免疫小鼠细胞融合选择性培养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请回答:

1)根据研究的目的,为使小鼠产生特定的B淋巴细胞,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从免疫的小鼠中获取的B淋巴细胞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细胞按一定比例混合,并加入促融合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诱导细胞融合。

2)细胞融合是随机的过程,因此需要筛选,第一次筛选是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培养基中进行培养,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次筛选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筛选后最终得到的细胞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做大规模培养,或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内增殖。

4)该单克隆抗体可用于制备蛋白质检测试剂盒,以检测是否感染2019-nCoV,其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血浆抗体相比,其具有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为某高等生物生理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生理过程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具体到阶段),该结构包含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三种即可)等化学成分。

2)根据图示分析,电子(e-)的最初来源是___________________,最终去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膜两侧产生H+浓度差的过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2条即可)。

3 NADPH是一种还原氢,还原氢可写成[H]。该生物除了该生理过程可产生[H]外,还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___(生理过程)产生[H],两者产生的[H]在生理作用上存在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现有两种淀粉酶AB,同学甲为探究不同温度条件下这两种淀粉酶的活性,设计实验如下:

实验材料:一定浓度的淀粉溶液、相同浓度的淀粉酶λ和淀粉酶B溶液、水浴缸、温度计,分光光度计等。

实验过程:如下表所示:

  组别     

步骤

1

2

3

4

5

6

7

8

Ⅰ、设置水浴缸温度/

20

30

40

50

20

30

40

50

Ⅱ、取8支试管个加人淀粉溶液(mL),分别保温5min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Ⅲ、另取8支试管各加入等量淀粉酶溶液,分别保温5min

A

A

A

A

B

B

B

B

 

实验结果:用分光光度计对各组淀粉剩余含量进行检测,结果如下图所示:

1)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无关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2种即可)。通过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1条即可)。

2)若要进一步探究酶B的最适温度,实验设计的主要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此实验用分光光度计检测底物淀粉的+测量剩余量来表示酶的活性,一般___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斐林试剂检测生成物的含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同学乙重复了这个实验,但得到的图像有所不同,如下图所示:

请分析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2条即可)。

 

查看答案

下图是某种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分析作答:

1)图中含有核酸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其中具有膜结构的两种细胞器,它们扩大内部膜面积的方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名称),其基本组成单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在细胞分裂时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该细胞放入一定浓度的KNO3溶液中,很快出现细胞壁和_______________的分离,一段时间后自动复原,细胞能够重新吸收水分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在高中生物中,有许多与溶解度有关的问题。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利用叶绿体中的色素易溶于无水乙醇的原理,对色素进行提取和分离

B.利用DNA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中溶解度不同的原理,使之过饱和析出

C.欧文顿提出细胞膜主要是由脂质组成的,依据的是相似相溶的原理

D.脂肪疏水,能以无水形式存在,占体积小,是其适合作储能物质的原因之一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