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回答下列(一)、(二)小题: (一)甜橙在我国广泛分布,是一种重要的果品,人们常...

回答下列(一)、(二)小题:

(一)甜橙在我国广泛分布,是一种重要的果品,人们常常利用甜橙制备果酒。回答下列问题:

1)果酒制作的菌种是酵母菌,在分离和纯化酵母菌时对培养基要采用_____灭菌,某同学在对培养基灭菌时,若压力达到设定要求,而锅内并没有达到相应温度,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

2)为了选育出耐酒精且能稳定遗传的菌种,需在_______浓度酒精的培养基中经过多次培养,随着培养次数的增加,分离出的菌落类型_________,则表示纯度愈高,其遗传基因型较稳定。

3)用移液管吸取培养的酵母菌液时,应用手指轻压移液管的橡皮头,并吹吸三次,目的是_____。利用酵母菌制作果酒的过程中,发酵液的 pH 会下降,原因是_________

4)发酵过程中,随着酒精度的增加,甜橙的色素分子就会更多进入发酵液,为检测色素分子的含量,可用光电比色法测光密度值,若色素分子含量比较少,则应该选择光程为_____1cm2cm)的比色杯在波长为550nm 处测定样液和标准溶液。除了光程与波长会影响光密度值外,还有溶液自身因素如_________也会影响。

(二)大苞白山茶是我国的珍稀植物,极具观赏价值。科研人员尝试通过以下两种方法对其   进行植物组织培养。回答下列问题:

1)第一种方法:利用带腋芽的茎段经植物组织培养获得完整植株。在该过程中对植物样  本进行消毒,可将植物样本先放入70%酒精中浸泡 l0min,再放入5%_________溶液中浸泡5min,并重复一次,最后用无菌水冲洗。消毒后的植物样本要先培养在_____培养基获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更换培养基,在合适条件下可培养得到幼苗。幼苗在定植前需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即逐渐降低幼苗生活环境中的_____ 以使幼苗能适应自然环境。

2)第二种方法:取大苞白山茶的子叶为材料,诱导出愈伤组织,然后培养出完整植株。下图甲、乙、丙、丁为植物组织培养的不同状态。

愈伤组织是由一团_______的细胞组成,甲瓶的愈伤组织经培养后要获得丙培养瓶 的结果,培养基中的激素含量为_____。甲瓶的愈伤组织经过培养后获得丁瓶的结果,从细胞水平上分析,在培养过程中细胞发生的变化为__________。从上图实验可得出的结论为__________

 

高压蒸汽灭菌法 未将锅内冷空气排尽 高(大于 15%) 愈少 使酵母菌在培养液中均匀分布 酵母菌细胞呼吸会产生 CO2,CO2 和水反应后会生成 H2CO3 2cm 溶液浓度是否混合均匀、溶液中其他物质的吸光率 次氯酸钠 发芽(生芽) 丛状苗 湿度 未分化 细胞分裂素多,生长素少 细胞只分裂不分化 多种激素的平衡协调作用(它们的相对浓度)控制着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解析】 1、实验室常用的灭菌方法 ①灼烧灭菌:将微生物的接种工具,如接种环、接种针或其他金属工具,直接在酒精灯火焰的充分燃烧层灼烧,可以迅速彻底地灭菌,此外,在接种过程中,试管口或瓶口等容易被污染的部位,也可以通过火焰燃烧来灭菌; ②干热灭菌:能耐高温的,需要保持干燥的物品,如玻璃器皿(吸管、培养皿)和金属用具等,可以采用这种方法灭菌; ③高压蒸汽灭菌:将灭菌物品放置在盛有适量水的高压蒸汽灭菌锅内,为达到良好的灭菌效果,一般在压力为100 kPa,温度为121℃的条件下,维持15~30 min。 2、比色杯的厚度是根据朗伯-比尔(Lambert-Beer)定律:A=Kbc选择的,其中A是吸光度、K是摩尔吸光系数、b是吸收层厚度、c是吸光物质的浓度。为减少测量误差,要求所测吸光度A控制在0.2-0.8之间。一般采用控制浓度c的办法来实现,比色杯使用常见的1cm厚度的。如果浓度不好控制时,就改变比色皿厚度b(即溶液的光程),以使A在所需范围内。当样品太少浓度太小时,就采用2cm的比色皿;若浓度太大就用0.5cm的。 3、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操作步骤: (1)培养基的制作:①配制各种母液:配制母液时,无机物中大量元素浓缩10倍,微量元素浓缩100倍,常温保存。激素类、维生素类以及用量较小的有机物一般按1mg/mL的质量浓度单独配制母液;②配制培养基,称取琼脂、蔗糖、大量元素、微量元素等组分,依次加入,加蒸馏水定容;③灭菌,将分装好的培养基连同其他器械一起高压蒸气灭菌。 (2)外植体消毒:选取合适的外植体,用流水冲洗后可加少许洗衣粉,用软刷轻轻刷洗,刷洗后在流水下冲洗20min左右。用无菌吸水纸吸干外植体表面的水分,放入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中摇动2-3次,持续6-7s,立即将外植体取出,在无菌水中清洗。取出后仍用无菌吸水纸吸干外植体表面水分,放入质量分数为0.1%的氯化汞溶液中1-2min。取出后,在无菌水水中至少清洗3次,漂净消毒液。 (3)接种:用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对工作台进行消毒,再点燃酒精灯所有实验操作必须在酒精灯旁进行,且器械每次使用后都需要灼烧灭菌。将外植体切成小段接种到锥形瓶中,注意整个过程的无菌操作。 (4)培养:接种后的放在无菌培养箱中培养,定期消毒,温度设置在18-22℃,并且每日用日光灯光照12h。 (5)移栽:移栽之前,应打开培养瓶的封口膜,让试管苗在培养间生长几日。然后用清水清洗根部的培养基,将幼苗移植到消过毒的蛭石或珍珠岩等环境下生活一段时间,等幼苗长状后再移栽到土壤中。 (6)栽培:将幼苗移栽后,每天观察记录幼苗生长情况,适时浇水、施肥,直至开花。 (1)果酒制作的菌种是酵母菌,在分离和纯化酵母菌时对培养基要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法灭菌;在高压灭菌锅过程中,若压力达到设定要求,而锅内并没有达到相应温度,最可能的原因是未将灭菌锅内冷空气排尽。 (2)为了选育出耐酒精且能稳定遗传的菌种,需在高浓度酒精的培养基中经过多次培养;随着培养次数的增加,分离出的菌落类型愈少,则表示纯度愈高,其遗传基因型较稳定。 (3)用移液管吸取培养的酵母菌液时,应用手指轻压移液管的橡皮头,并吹吸三次,目的是使菌液和水充分混匀。 利用酵母菌制作果酒的过程中,酵母菌进行有氧和无氧呼吸时,均产生CO2,CO2和水反应后会生成 H2CO3,使pH下降。 (4)根据当色素分子含量比较少,则应该选择光程为2cm的比色杯在波长为550nm处测定样液和标准溶液; 除了光程与波长会影响光密度值外,还有溶液自身因素如溶液浓度是否混合均匀、溶液中其他物质的吸光率也会影响。 (二)大苞白山茶是我国的珍稀植物,极具观赏价值。科研人员尝试通过以下两种方法对其进行植物组织培养。回答下列问题: (1)可将植物样本先放入70%酒精中浸泡l0min,再放入5%次氯酸钠溶液中浸泡5min,并重复一次,最后用无菌水冲洗; 消毒后的植物样本要先培养在发芽培养基获得丛壮苗; 移栽之前,应打开培养瓶的封口膜,幼苗在定植前需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即逐渐降低幼苗生活环境中的湿度,以使幼苗能适应自然环境。 (2)愈伤组织的细胞排列疏松而无规则,是一种高度液泡化的呈无定形状态的薄壁细胞,故愈伤组织是由一团未分化的细胞组成; 甲瓶的愈伤组织经培养后要获得丙培养瓶的结果,观察丙瓶可知,丙瓶中根的生长受到抑制,芽的生长得到促进,故培养基中的激素含量为生长素含量低、细胞分裂素含量多; 甲瓶的愈伤组织经过培养后获得丁瓶的结果,从细胞水平上分析,在培养过程中细胞发生的变化为细胞只分裂不分化; 从图中实验可得出的结论为多种激素的平衡协调作用控制着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已知某二倍体雌雄同株植物的花色由基因Bb)、Rr)控制,红花(B)对白花(b)为完全显性。R 基因为修饰基因,RRRr的淡化程度不同,可将红色淡化为白色或粉红色。将一株纯合的红花植株与一株纯合的白花植株进行杂交实验,其F1全为粉红花植株。F1自交产生F2F2的表现型及数量:白花植株1399 株、粉红花植株1201株、红花植株 602 株。回答下列问题:

1)该植物花色的遗传符合_____定律。RRRr 基因型中使红色淡化为粉红色的是___________

2)亲代纯合白花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

3)用测交方法鉴定F1植株的基因型,用遗传图解表示____________

4)若取F2中粉色植株与红色植株杂交,则其子代(F3)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F3群体随机授粉,F4中白色植株所占的比例为_____

 

查看答案

不同浓度戊二醛对某植物叶绿素含量的影响如图1所示;叶肉细胞内的 RuBP的相对含量在夏季中某天24h内(有一段时间乌云遮蔽)的变化趋势如图2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实验的因变量是_____,经_____处理的该植物叶绿素含量下降最为明显。

2)图1中与对照组相比,10mgL1戊二醛处理组滤纸条上有的色素带颜色变浅。变浅的色素带位于滤纸条从下到上的第_____条。每分子叶绿素含有一个Mg2,可被Cu2置换。实验室常用含Cu2的试剂处理叶片,可形成铜代叶绿素,能长时间保持叶片标本的绿色,其原因是_________

3)图 2____________点表示乌云遮蔽,光照减弱;_____________点表示夏季中午作物出现午休现象,气温过高导致气孔关闭,CO2供应不足;DG段叶肉细胞内三碳酸的相对含量随时间变化的趋势为______IJ段的 RuBP 含量维持在较低的水平, 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1是某生态系统部分生物关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由乔木、草本植物、蝗虫、蜘蛛和杂食性鸟构成的食物网中,杂食性鸟分别处于第_____营养级。大型真菌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_____________

2)虽然乔木的种子、草本的种子、真菌的孢子都是随机播撒的,但_____的种群仍基本呈均匀分布。

3)由于乔木的遮挡程度不同,导致了不同区域地表的草本植物、真菌等生物种类和数量有一定差异,地表生物的这种区域差异分布体现了群落具有_____________结构。研究发现该群落已不再继续演替,即与当地的_____与土壤条件处于平衡状态。

4)图2是图1生态系统中某两个营养级(甲、乙)的能量流动示意图,其中a~e 表示能量值,a 表示同化量。乙用于生命活动的能量可表示为_____(用图 2 中字母表示),乙用于生长和繁殖的能量值可表示为_____(用图2中字母和计算符号表示)。

 

查看答案

下图为甲、乙两个家族的遗传系谱图,已知甲、乙两个家族个体不含对方的致病基因,家系中无突变发生,6号无致病基因。假设甲病由Aa 基因控制,乙病由 Ee 基因控制。人群中这两种病的致病基因频率均为1/100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病的遗传方式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乙病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B.甲家族的8 号与人群中个体婚配,生育后代患甲病的概率为101/800

C.7号与18号婚配,生育了一位乙病患儿,则生育两病兼患的个体概率为1/8

D. 9 号与人群中个体婚配,生育后代患甲病的概率为1/202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种群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任何种群的年龄结构都包括生殖前期、生殖期和生殖后期

B.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数量时,标志物容易脱落会导致调查数高于种群实际数量

C.沙漠植物种群分布型为随机分布,种群内个体既不互相吸引也不互相排斥

D.动物种群的自然增长率是由性成熟的早晚、每次产仔数和每年生殖次数决定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