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下图甲为某雄性动物减数分裂过程的图解, 乙为某种生物的细胞内染色体及核DNA 相...

下图甲为某雄性动物减数分裂过程的图解, 乙为某种生物的细胞内染色体及核DNA 相对数量变化的曲线图 (图中横坐标各个区域代表细胞分裂的各个时期,区域的大小和各个时期所需的时间不成比例),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的“2”所示的一个细胞有_____条染色单体,细胞中常发生____________之间的交叉互换,“3”所示的一个细胞有_______对同源染色体。

2)乙图中代表核DNA 相对数量变化的曲线是_____

3)乙图中08时期表示细胞的_______分裂过程。8处发生的生理过程是_______ 813表示细胞的_________分裂过程。

4)细胞内含有同源染色体的区间是_______________

5)若乙图表示的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20条, 则一个细胞核中的DNA分子数在14时期为_________个。

 

4 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 0 曲线A 减数 受精作用 有丝分裂 0—4 8—13 40 【解析】 分析甲图:图甲是雄性动物减数分裂过程的图解,其中1为精原细胞;2为初级精母细胞,且发生交叉互换;3为次级精母细胞;4为精细胞。分析乙图:根据DNA和染色体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中的变化特点可知,曲线A为DNA的变化曲线,B为染色体的变化曲线。0~8表示的是减数分裂;8位点发生受精作用;8~13表示的是有丝分裂。具体的时间段1~2、2~3、3~4、4~5、5~6、6~7、7~8依次为减Ⅰ的前期、中期、后期、减Ⅱ的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9~10、10~11、11~12、12~13依次为有丝的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 (1)甲图中的“2”所示的一个细胞有2条染色体,4条染色单体和4个DNA分子;其所示的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交叉互换,导致基因重组。“3”所示的一个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由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因此该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 (2)乙图中曲线A代表核DNA相对数量变化,曲线B代表染色体相对数量变化。 (3)乙图中0~8时期表示细胞的减数分裂过程。8处发生的生理过程是受精作用,8~13表示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 (4)细胞内含有同源染色体的区间是0~4和8~13。 (5)若乙图表示的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20条,在1时已完成复制,则一个细胞核中的DNA分子数在1~4时期为40。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中字母代表正常细胞中所含有的基因, 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①可以表示经过秋水仙素处理后四倍体西瓜体细胞的基因组成

B.②可以表示果蝇体细胞的基因组成

C.③可以表示21三体综合征患者体细胞的基因组成

D.④可以表示雄性蜜蜂体细胞的基因组成

 

查看答案

科学家在进行生物实验时所采用的方法多种多样。下列有关实验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A.盂德尔利用假说——演绎法得出了遗传学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B.艾弗里利用同位素标记法证实了DNA是遗传物质

C.沃森和克里克利用构建数学模型的方法得出了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

D.萨顿用类比推理法得出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推论

 

查看答案

科研人员调查某地不同植物花冠筒的深度与昆虫口器长度之间的关系,结果如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昆虫口器的不同长度是吸食不同深度花冠筒花蜜造成的

B.花冠筒的不同深度有利于减弱昆虫间生存斗争的强度

C.各种昆虫口器长度差异体现了基因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

D.昆虫口器不同长度、花冠筒不同深度是长期相互选择的结果

 

查看答案

某生物个体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的染色体中的一条总是从中部凸出形成环(如下图), 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形成凸环一定是由于一条染色体缺失

B.形成凸环一定是由于一条染色体重复

C.图中联会染色体中含有4DNA 分子

D.图中所示形状可通过光学显微镜检出

 

查看答案

某人在琼脂固体培养基上利用肺炎双球菌做了一系列实验,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实验是艾弗里的体外转化的实验

B.该实验证明了S 型菌体内的DNA是遗传物质

C.123组实验是该实验的对照组

D.3组与第4组对照说明S型菌体内的某种物质能使R型菌转化成S型菌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