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食虫鸟和害虫的数量变...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食虫鸟和害虫的数量变化属于生物群落内的负反馈调节

B. 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它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C. 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不存在负反馈调节

D.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不是无限的,当外界干扰因素的强度超过一定限度时,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会迅速丧失

 

C 【解析】在森林中,当害虫增加时食虫鸟也会增多,这样害虫种群的增长就受到抑制,这属于生物群落内的负反馈调节,A项正确;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它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B项正确;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它在生物群落内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都存在,C项错误;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具有一定的限度,当外界干扰因素的强度超过此限度时,自我调节能力会迅速丧失,D项正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生态系统中,自动调节能力最大和最小的依次是(  )

①温带草原 ②热带雨林 ③北方针叶林 ④北极冻原

A. ②①    B. ②④

C. ①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请回答关于群落演替的问题:

1)在光裸的岩石上开始的演替和从森林被全部砍伐的地方开始的演替中,哪个属于初生演替,哪个属于次生演替?

2)一般来说,若要演替到相对稳定的森林阶段,上述两个演替中次生演替所需的时间短,分析其主要原因。

3)据调查,近5万年以来,某地区由于气候越来越干燥,森林逐渐被灌丛取代,这也是自然界存在的一种演替类型。近50年来,由于人类过度开垦,导致局部灌丛出现了荒漠化,该现象表明:与该地区具有的自然演替相比,人类的开垦活动使得该地区群落的演替速度        (填未发生改变变慢变快),演替的方向               (填发生改变未发生改变

 

查看答案

某生物兴趣小组开展探究实验,课题是“酵母菌在不同pH的培养液中K值的变化。”

(1)实验材料和用具:菌种、无菌培养液、培养皿、缓冲液、血细胞计数板、滴管、显微镜、表等。

(2)实验原理:pH会影响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3)实验步骤:

①取五个培养皿,分别编号为A、B、C、D、E。

②分别向五个培养皿中加入等量的________

③用缓冲液分别将五个培养皿中溶液的pH调至3.5,4.5,5.5,6.5,7.5。

④再分别向五个培养皿中加入等量且适量的______

⑤将培养皿放在适宜的温度下培养,定期用________法测定酵母菌数目。

⑥待酵母菌数量刚开始下降时,分别计算出此时每个培养皿中酵母菌的数量。

(4)结果:已探究知酵母菌生活的适宜pH为5.5,请在如图中画出pH与K值的变化趋势图。

________

(5)结论:pH________(填“会”或“不会”)影响培养液中酵母菌的K值变化。

 

查看答案

种群增长和环境负载能力有着密切关系,在自然环境中所有生物的种群增长曲线不是直线而是一个“S”型曲线。请根据下图回答:

(1)种群指数增长期是指图中的____

A.a B.b  C.c D.d

(2)现在自然界多数生物都已达到平衡的稳定期,种群数量一般不再增长,只有波动或变动,这种波动或变动一方面是由于种群有____________的能力,另一方面是由于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影响种群的____________

(3)从该图曲线的实际意义分析,如果在灭鼠时,杀死了一半老鼠,存活的老鼠很快恢复到原来的数量,那么更有效的灭鼠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使环境的负载能力降低,从根本上限制老鼠的种群数量。

 

查看答案

将一个水族箱用屏障在中间隔成A、B两部分,然后在A、B两侧分别放入数量相同的少量水蚤(小型甲壳动物)和草履虫,给予充足的食物,并满足其他生活条件,观察它们的生长。h小时后,两个种群的个体数量都发展到环境条件所允许的最大值(即K值)时,继续供给草履虫食物,但不再供给水蚤食物,并把屏障撤掉。请分析回答:

(1)在O~h小时内,两个种群的增长均呈__________型曲线。

(2)达到K值时,种群数量不再增加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h小时后,草履虫数量逐渐减少,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生物因素是____________

(4)在坐标图中绘出h小时后两个种群数量变化的曲线。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