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下列关于基因与性状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一对相对性状可由多对基因控制...

下列关于基因与性状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一对相对性状可由多对基因控制

B. 基因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

C. 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不一定得到表现

D. 基因型相同,表现型就相同

 

D 【解析】一对相对性状可由一对基因控制也可由多对基因控制,A正确;基因可以通过控制酶的合成进控制细胞代谢而控制生物的性状,也可能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B正确;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不一定得到表现,如弯曲显性的情况下杂合子表现出显性性状,C正确;基因对性状的控制受环境的影响,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不一定相同,D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组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 玉米的黄粒和圆粒    B. 家鸡的长腿和毛腿

C. 绵羊的白毛和黒毛    D. 豌豆的高茎和豆荚的绿色

 

查看答案

叶锈病对小麦危害很大,伞花山羊草的染色体上携带抗体基因能抗叶锈病。伞花山羊草不能和普通小麦进行杂交,只能与其亲缘关系相近的二粒小麦杂交。这三种植物的染色体组成如下表所示:

植物种类

伞花山羊草

二粒小麦

普通小麦

染色体组成

2x=14,CC

4x=28,AABB

6x=42,AABBDD

 

注:x表示染色体组,每个字母表示一个(含有7条染色体的)染色体组

I、为了将伞花山羊草携带的抗叶锈病基因转入小麦,研究人员做了如图所示的操作。

(1)杂种P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能正常产生生殖细胞,因而高度不育。用秋水仙素处理,使_________,形成异源多倍体。

(2)杂种Q的染色体组成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在其减数分裂过程中有_________个染色体组的染色体因无法配对而随机地趋向某一极,这样形成的配子中,有的配子除了含有ABD组全部染色体以外,还可能含有_________。当这样的配子与普通小麦的配子融合后,能够产生多种类型的后代,选择其中具有抗性的后代——杂种R,必然含有携带抗叶锈病基因的染色体。

(3)研究人员采用射线照射杂种R的花粉,目的使携带抗叶锈病基因的染色体片段能_________到小麦的染色体上。经照射诱变的花粉再授粉到经过_________处理的普通小麦花上,选择抗叶锈病的子代普通小麦,经_________可获得稳定遗传的抗叶锈病普通小麦。

II、小麦品种是纯合子,生产上用种子繁殖,现要选育矮秆(aa)、抗病(BB)的小麦新品种;马铃薯品种是杂合子(有一对基因杂合即可称为杂合子),生产上通常用块茎繁殖,现要选育黄肉(Yy)、抗病(Rr)的马铃薯新品种。请分别设计小麦品种间杂交育种程序,以及马铃薯品种间杂交育种程序。要求用遗传图解表示并加以简要说明。(写出包括亲本在内的前三代即可)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某种植物的花色有白色、红色和紫色,由A和a、B和b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控制,有人提出基因对花色性状控制的两种假说,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下面的问题。

 

(1)假说一表明:当基因_____存在时,花色表现为紫色;假说二表明:花色表现为红色的基因型是_____

(2)图示显示的基因与性状的关系是基因通过_____进而控制性状。

(3)现选取基因型为AaBb的紫花植株为亲本进行自交:

    ①若假说一成立,F1花色的性状及比例为_____,F1的白花中纯合子占_____

    ②若假说二成立,F1花色的性状及比例为_____,F1中紫花的基因型有_____种,再取F1红花植株进行自交,则F2中出现红花的比例为_____

 

查看答案

图甲表示豌豆种子圆粒性状的产生机制,图乙表示细胞中发生的某些生理变化,请据图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1)若图甲中的基因R所在的DNA进行复制,其中的氢键会发生断裂,该断裂过程需要的条件是_____,通过复制形成的子代DNA有两条链,一条来自亲代,一条是新形成的子链,这种复制方式称为_____

(2)写出图乙下列代号所表示的物质或结构的名称:②_____;④_____

(3)图乙中从①到④的过程即是图甲中的过程[   ]______

(4)图乙中合成产物⑤的过程即是图甲中的过程[   ]_____,其原料是[   ]_____,该过程的产物除了⑤外,还有_____

(5)当基因R中插入了一段外来DNA序列后,豌豆不能合成淀粉分支酶,而使_____增多,导致种子较甜,其发生的变异类型是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是关于细胞分裂的相关图形与实验,请根据相关要求回答问题

Ⅰ.如图为某高等动物细胞分裂图象及细胞内同源染色体对数的变化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动物性别为_____,判断的理由是图_____。(甲、乙、丙、丁)

(2)细胞甲、乙、丙、丁内染色体数和核DNA分子数的比值是1:1的有_____,具有2个染色体组的有_____

(3)曲线图中BC形成的原因是_____,CD段对应于甲、乙、丙、丁中的_____细胞。

II.小鼠常被用作研究人类遗传病的模式动物。请填充观察小鼠细胞减数分裂的实验步骤。

供选材料及试剂:小鼠的肾脏、睾丸、肝脏,苏丹Ⅲ染液、龙胆紫溶液、詹纳斯绿B(健那绿)染液,解离固定液。

(1)取材:用_____作实验材料。

(2)制片:

①取少量组织低渗处理后,放在解离固定液中,一定时间后轻轻漂洗。

②将漂洗后的组织放在载玻片上,滴加适量____

③一定时间后加盖玻片,制成临时装片。

(3)观察:用显微镜观察时,发现几种不同特征的分裂中期细胞。若它们正常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是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