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为了研究杀虫灯诱杀斜纹夜蛾的影响因素,科学家释放了一定量的标记过的斜纹夜蛾,适当...

为了研究杀虫灯诱杀斜纹夜蛾的影响因素,科学家释放了一定量的标记过的斜纹夜蛾,适当时间后用杀虫灯诱杀,统计标记个体的个数占释放总数的比例(回收率),结果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注:横轴为诱捕灯间距)

A. 若标记总量为 N,回收率为 a,则斜纹夜蛾的种群密度为 N/a

B. 诱捕距离加大,被标记个体占被诱捕总数的比例上升

C. 该研究说明,杀虫灯的杀虫效果与灯的密度无关

D. 用杀虫灯诱杀斜纹夜蛾成虫可改变种群年龄结构

 

D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公式:种群密度(数量)/释放总数=重新捕获数/标记数 可知即,A错误;.从图形上看,随诱捕距离的加大,被标记个体占被诱捕总数的比例是下降的,B错误;.本实验因变量为诱捕距离和灯的高度,不是灯的密度,相反,从诱捕距离的效果推测,与灯的密度很可能有关系,C错误;诱杀成虫能降低其出生率,使幼虫减少,从而改变种群年龄结构,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种群密度、年龄结构、出生率、性别比例等种群特征,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A全面二孩政策直接调节的是人口的出生率

B固着在岩礁上贝类的种群密度的调查应用标志重捕法

C为持续获得最大的捕捞量应使被捕鱼群的种群密度维持在K/2水平

D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反应的是群落的次生演替

 

查看答案

下列对种群数量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不同种群的种群密度没有差异

B. 出生率减去死亡率等于自然增长率

C. 年龄组成可直接决定种群密度大小

D. 性别比例的改变不影响种群密度

 

查看答案

胰蛋白酶作用于一定量的某种物质(底物),温度保持37 ℃,pH保持在最适值,  生成物量与反应时间关系如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酶作用的底物是_____

(2)在140 min后,曲线变成水平,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增加胰蛋白酶浓度,其他条件不变,请在原图上画出生成物量变化的示意曲线。

 

(4)若胰蛋白酶浓度和其他条件不变,反应液pH由2逐渐升高到10,则酶催化反应的速率将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图中能正确表示胰蛋白酶对底物的分解速率和温度关系的是____

 

查看答案

炭疽病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炭疽杆菌两端截平、呈竹节状排列,菌落呈卷发状,对炭疽病疑似患者,可根据噬菌体的宿主专一性,通过实验确诊。

细菌培养:采集疑似患者的样本,分离培养,获得可疑菌落。

细菌鉴定:实验流程如图所示

 

(1)挑选可疑菌落制片后,用______观察,可看到呈竹节状排列的杆菌。

(2)对配制的液体培养基等需采取______灭菌;实验所用液体培养基的碳源为______(填 “无机碳”或“有机碳”)。

(3)接种可疑菌后,35℃培养24h,液体培养基变浑浊,原因是______,对照组试管中应加入______,与实验组同时培养6h后,若实验组液体培养基的浑浊度比对照组______(填“高”或“低”),则可明确疑似患者被炭疽杆菌感染;反之则排除。

 

查看答案

16分)植物组织培养是克隆植物的一种方法,过程如下图所示,回答相应的问题:

   1)为了获得脱毒植株,外植体往往取自植物的花芽、叶芽等处的分生组织,其原因是

                     

   2)培养皿中的培养基除添加营养物质外,还需要添加植物激素,其目的是诱导外植体

                   

   3)在生产实践中为获得大量的细胞产物如:紫杉醇,可将          放入液体培养基中的经机械作用分散成单个细胞,制备成细胞浮液,再经过         即可获得大量细胞。

   4)组织培养过程需要植物生长和繁殖的最适条件,否则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能观察到发生                 异常,进而使植物出现遗传不稳定甚至不育。

   5)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不仅应用于花卉、果树的快速、大量繁殖以及脱毒植株的获取,还广泛用于                                等育种过程中。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