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下图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部分示意图(字母表示能量的多少),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下图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部分示意图(字母表示能量的多少),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 图中 b=h+c+d+e+f+i

B. 生产者与初级消费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b/a)×100%

C. “草→兔→狼”这一关系中,狼粪便的能量属于d

D. 缩短食物链可以提高能量传递效率

 

C 【解析】本题结合图形考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要求考生理解能量流动过程并能进行相关的计算,理解能量流动的特点及意义;图中a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也是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b是初级消费者的摄入量,c是初级消费者的同化量,d是初级消费者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e是次级消费者的摄入量,f是初级消费者的呼吸量,h是初级消费者的粪便量(实际上属于生产者流向分解者能量的一部分),i是初级消费者流向分解者的能量的一部分(另一部分为次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g是分解者丙获得的能量。 分析图形可知,初级消费者的摄入量=同化量+粪便量,即b=c+h;初级消费者的同化量=呼吸量+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即c=d+f;初级消费者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其流入下一营养级的能量+流向分解者的能量,即d=e+i;因此b=c+h=d+f+h= e+i+f+h,A错误;生产者与初级消费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c/a)×100%,B错误;“草→兔→狼”这一关系中,狼属于次级消费者,其粪便的能量属于d,C正确;缩短食物链可以提高能量的利用率,但不能改变能量的传递效率,D错误。 【点睛】解题方法点拨 本题中A选项关于能量流动的计算是学生易错的知识点,建议用拼图法进行能量流动计算:输入第一营养级的能量(W1),被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在生产者的呼吸作用中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了(A1),一部分则用于生产者的生长、发育和繁殖(B1+C 1+D1)。而后一部分能量中,包括现存的植物体B1、流向分解者的C1、流向下一营养级的D1,如下图所示: (1)流经整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即W1。将图中第三营养级同化的总能量D2“拼回”第二营养级,则刚好等于D1,即第二营养级同化的总能量;再将D1“拼回”第一营养级,则刚好等于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W1。可见,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所有生物的总能量都来自W1,所有生物总能量之和都小于W1(呼吸作用消耗的缘故)。 (2)能量传递效率不会是100%。从上图可以看出,从第一营养级向第二营养级能量的传递效率等于×100%,一般情况下,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初生演替过程中,苔藓能够取代地衣的原因是

A. 地衣阶段为苔藓的生长提供了有机物

B. 苔藓比地衣长的高,在与地衣争夺阳光的竞争中处于优势

C. 苔藓的生长比地衣快

D. 苔藓能够忍受极端的干旱环境

 

查看答案

蚜虫是农作物常见的害虫,七星瓢虫是蚜虫的天敌。下图表示某农田生态系统中蚜虫和七星瓢虫种群数量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6月14日以后物种丰富度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

B. 甲、乙种群分别表示七星瓢虫、蚜虫

C. 蚜虫具有一定的活动能力,调查其种群密度采用标志重捕法

D. 7月12日26日,蚜虫的年龄组成为稳定型

 

查看答案

下列哪项不属于群落的特征

A. 物种组成    B. 种间关系    C. 群落的演替    D. 种群的空间特征

 

查看答案

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中,统计酵母菌数量时应采取的方法是

A. 血细胞计数法    B. 血细胞板计数法    C. 血细胞计数板法    D. 血小板计数法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种群S型、J型曲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通常自然界中的种群增长曲线最终呈S型

②图中阴影表示环境阻力

③E点的增长率大于F点

④G点的增长率大于H点

⑤J型曲线有K值,只是K值较大,图中没有表示出来

⑥GH段种群增长速率逐渐下降,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③④⑤    D. ③⑤⑥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