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某科研小组为探究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变化情况,设计了由透明的玻璃罩构成的小室(如图...

某科研小组为探究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变化情况,设计了由透明的玻璃罩构成的小室(如图A所示)。

(1)将该装置放在自然环境下,测定夏季一昼夜小室内植物氧气释放速率的变化,得到如图B所示曲线, 那么影响小室内植物光合作用速率变化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

(2)若0时开始实验,初始液滴位置为0,时观察到A装置中液滴的位置如图所示,那么产生此结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装置A刻度管中的液滴移到最左点时对应B图中的_____________点。

(3)d、e、f三点中,植株体内有机物总量最少的点是_____________点,de段ATP的消耗速率_____(加快/减慢/不变),如果d、f时间所合成的葡萄糖速率相等,则b、d、f三点的呼吸强度的比较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要测定该植物实际光合作用的速率,该如何设置对照实验?对照试验:________________。若在单位时间内,实验组读数为M,对照组读数为N,该植物实际光合作用的速率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

 

光照强度、温度 植物有氧呼吸消耗氧气 8(或c) d 减慢 f>d>b 设置如A一样的装置,遮光放在和A相同的环境条件下作对照 M—N 【解析】试题分析:图A是密闭装置,内有二氧化碳缓冲液,说明实验过程中二氧化碳浓度始终不变,因此刻度移动表示是氧气的变化量。液滴移到最右边,此时一天中储存氧气最多,图B中g点表示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相等,超过该点将消耗氧气,所以g点时储存氧气最多。由数据可知,相同的时间刻度变化越来越小,说明释放的氧气量在减少,对应图B中de段或fg段。 (1)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主要有光照强度、温度、二氧化碳浓度等.图A是密闭装置,内有二氧化碳缓冲液,说明实验过程中二氧化碳浓度始终不变,那么影响小室内植物光合作用速率变化的主要环境因素就只有光照强度和温度。 (2)2时观察到A装置中液滴的位置左移,原因是植物有氧呼吸消耗氧气小室内的气压下降,液滴左移造成的。8(或c)表示光补偿点,此时呼吸作用强度等于光合作用强度,此前呼吸作用一直大于光合作用,故装置A刻度管中的液滴移到最左点时对应B图中的8(或c)。 (3)d、e、f三点中,小室内氧气的释放持续进行,即有机物的合成与积累持续进行,所以植株体内有机物总量最少的点是d点,de段出现的原因主要是小室内气温过高气孔关闭正常二氧化碳供应不足,光反应产生的ATP的消耗速率减慢造成的。如果d、f时间所合成的葡萄糖速率相等,但f点的氧气释放速率降低,说明呼吸作用高于d点,而b点呼吸作用最低,所以三点的呼吸作用速率大小为:f>d>b。 (4)如果要测定该植物真正光合作用的速率,还需要测定出呼吸速率,具体做法是设置A装置完全相同的C装置,将C装置遮光放在与A相同的环境条件下。测得单位时间内,实验组读数为M,对照组读数为N,该植物真正光合作用的速率是=净光合速率+呼吸作用速率=M-N或M+|N|。 【点睛】解答本题关键是能分析出图A装置中液滴移动的原理,以及装置中二氧化碳缓冲液的作用,理解该装置是测量净光合作用的。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我国是一个蝗灾多发的国家,治蝗问题备受关注。某地区曾做过一项实验,将大量的鸭子引入农田捕食水稻蝗虫,结果仅需2000只鸭就能把4000亩地里的蝗虫进行有效控制。为研究蝗虫种群数量变化规律,该实验还建立了如图所示的两个模型甲、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影响该地区蝗虫种群密度变化直接因素主要是出生率和死亡率

B. 甲图模型属于物理模型,曲线变化反映了鸭和蝗虫间存在的负反馈调节机制

C. 乙图AB时间段,若蝗虫每天增加3%,并呈“J”型增长,最初有NO只,则t天后种群数量为NO0.03t

D. 若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蝗虫防治蝗灾,属于化学防治方法

 

查看答案

寨卡病毒是一种单链RNA病毒,2016年2月9日我国确认了首例输入性寨卡病毒感染病例,2月14日该患者痊愈出院。下列是该患者感染该病毒后机体内免疫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寨卡病毒的遗传物质会直接整合到该患者细胞的染色体中

B. 寨卡病毒侵入人体后会刺激B细胞分裂分化出浆细胞与该病毒结合

C. 患者痊愈后形成的记忆细胞在二次免疫应答中会迅速产生抗体

D. 效应T细胞对寨卡病毒入侵的靶细胞的裂解死亡与基因决定有关

 

查看答案

某研究小组发现染色体上抑癌基因邻近的基因能指导合成反义RNA,反义RNA可以与抑癌基因转录形成的mRNA形成杂交子,从而阻断抑癌基因的表达,使细胞易于癌变,据图分析,不正确的叙述有   

A. 过程Ⅰ称为转录,主要在细胞核中进行

B. 与完成过程Ⅱ直接有关的核酸,只有mRNA

C. 与邻近基因或抑癌基因相比,杂交分子中特有的碱基对是A—U

D. 细胞中若出现了杂交分子,则抑癌基因沉默,此时过程Ⅱ被抑制

 

查看答案

下图是有关甲、乙两种遗传病的家族遗传系谱,下列分析判断错误的是

A. 依据系谱图可以确定甲病的遗传方式,但不能确定乙病的遗传方式

B. 如果9不携带乙病致病基因,则11的乙病基因来自2号个体

C. 如果14携带有甲、乙病致病基因,则12 是纯合子的概率是1/6

D. 如果14 携带有甲、乙病致病基因,13 14 生一个孩子患病的可能性是11/36

 

查看答案

下图表示物质进入细胞的四种方式,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温度只影响图中②和③过程的速率

B. 吞噬细胞通过④过程吞噬病原体

C. 小肠上皮细胞吸收乙醇的方式是①

D. 生长素极性运输进入细胞的方式是③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