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二)光合作用被称为“地球上最重要的化学反应”。请结合对光合作用的认识,完成以下...

(二)光合作用被称为“地球上最重要的化学反应”。请结合对光合作用的认识,完成以下问题。

图5示光合作用的部分化学反应。

1.图5-甲所示的反应属于光合作用中的________阶段,发生的场所是________,图中①的名称是________,e经过一系列的传递,最终传递给________

2.图5-乙中显示产物TP去向有________条。淀粉是光合作用产物之一,其合成的场所是________。TP最后通过合成________(物质)运出叶肉细胞。

表一为某植物发育情况不同的甲、乙两组叶片光合速率及相关指标。

3.叶片甲的光合速率较低,根据表中数据分析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

某实验小组为了探究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设计了如图6的装置图。

4.该实验模拟的是________(因素)对植物光合速率的影响。实验中用日光灯代替白炽灯的原因是________

 

1.光反应类囊体ATP合成酶NADP+ 2.3叶绿体基质蔗糖 3.总叶绿素含量少,导致光能吸收不足(光反应效率低)。气孔开放度相对低,导致二氧化碳供应不足(暗反应效率低) 4.光照强度日光灯产生的热量较白炽灯少,避免温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解析】结合在类囊体薄膜上的各种色素将吸收的光能传递到叶绿素a上,使叶绿素a分子活化,释放出高能电子(e),e在类囊体膜上经一系列传递,最终传递给NADP+.NADP+获得高能电子后与叶绿体基质上的质子(H+)结合形成NADPH.失去电子的叶绿素a具有强氧化性,从类囊体内水分子中夺取e,促使水分子光解为e和H+,同时释放氧气.而H+留在类囊体腔中,当腔中H+达到一定浓度时,可经类囊体上ATP合成酶复合体穿过膜进入基质。分析图5,甲表示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乙表示叶绿体基质,①表示催化ATP合成的酶;分析图6,图中不同试管与光源距离不同,即与光源的不同距离表示光照强度,即该实验探究了光照强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 1.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图5甲结构表示类囊体,该结构上发生了光合作用中的光反应阶段,图中①表示ATP合成酶,e经过一系列的传递,最终传递给NADP+,生成NADPH。 2.图5乙中显示产物TP去向有3条,即生成RuBP、生成TR、合成淀粉;淀粉是光合作用暗反应阶段的产物之一,发生在叶绿体基质;图乙显示,TP最后通过合成蔗糖运出叶肉细胞。 3.叶片甲为新叶展开中,总叶绿素含量少,导致光能吸收不足(光反应效率低);并且气孔开放度相对低,导致二氧化碳供应不足(暗反应效率低)。 4.图中不同试管与光源距离不同,即与光源的不同距离表示光照强度,即该实验探究了光照强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日光灯产生的热量较白炽灯少,可以避免温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因此实验中用日光灯代替白炽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于图5的分析,确定甲乙的结构名称,以及两个场所发生的物质变化。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研究人员进一步研究不同金属离子对菌株A降解孔雀石绿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据图可以看出,与不加金属离子的对照组相比,多数金属离子对菌株A降解孔雀石绿的影响是________,唯有Pb2+相反。若要排除Pb2+本身对孔雀石绿有降解作用,则应设置________的培养基样本作为对照。

 

查看答案

孔雀石绿(C23H25N2Cl)常用作纺织业的染料,也可用作水产养殖业的杀菌驱虫剂,目前对孔雀石绿废水的处理已成为环境科学关注的热点。科研人员从某化工厂污水池中分离获得了能降解孔雀石绿的细菌菌株A,主要步骤如图3所示。

①到③中培养液的碳源是________,目的是________。使用________法可以在④上获得单个菌落。

 

查看答案

图2表示某精原细胞,该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了交叉互换。

该细胞形成的精子类型可能是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一)回答下列有关细胞和微生物的问题。

图1示电子显微镜下一个视野中的真核细胞结构图。

1.图1所示的是___________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

2.据图1分析判断,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_。(多选)

A. ①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在细胞分裂不同时期呈现不同状态

B. ⑥是产生核糖体、mRNA和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C. ⑦在细胞周期中发生周期性变化,其主要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质

D. 蛋白质和RNA等大分子物质通过核孔进出细胞核需要消耗能量

3.图2表示某精原细胞,该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了交叉互换。

该细胞形成的精子类型可能是___________

4.孔雀石绿(C23H25N2Cl)常用作纺织业的染料,也可用作水产养殖业的杀菌驱虫剂,目前对孔雀石绿废水的处理已成为环境科学关注的热点。科研人员从某化工厂污水池中分离获得了能降解孔雀石绿的细菌菌株A,主要步骤如图3所示。

①到③中培养液的碳源是________,目的是________。使用________法可以在④上获得单个菌落。

5.研究人员进一步研究不同金属离子对菌株A降解孔雀石绿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据图可以看出,与不加金属离子的对照组相比,多数金属离子对菌株A降解孔雀石绿的影响是________,唯有Pb2+相反。若要排除Pb2+本身对孔雀石绿有降解作用,则应设置________的培养基样本作为对照。

 

查看答案

下图为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示意图。在利用植物细胞A和B培育成为杂种植株过程中,运用的技术有

A. 干细胞技术和细胞融合技术    B. 细胞融合技术和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C. 细胞融合技术和细胞核移植技术    D. 干细胞技术和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