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下列相关实验中,叙述正确的是 A. 赫尔希和蔡斯用35S和32P分别标记T2噬菌...

下列相关实验中,叙述正确的是

A. 赫尔希和蔡斯用35S和32P分别标记T2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B. 用新配置的NaOH和CuSO4混合液,可检测待测样液中是否含有蛋白质

C. 将酶和底物在室温下混合,再作不同保温处理,可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D. 艾弗里提取的DNA掺杂有非常少量的蛋白质,实验中没有完全排除蛋白质的作用

 

D 【解析】本题考查课本中的相关实验,要求考生能理解相关实验的原理和方法,把握实验材料和试剂的选择及其在实验中的作用,明确“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是建立在整个生物界的前提下才成立的,知道斐林试剂与双缩脲试剂在组成和使用方法的差异,同时还要清楚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必需保证酶促反应只能在设定的温度下进行。 赫尔希和蔡斯用35S和32P分别标记T2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但不能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A错误;用新配置的NaOH和CuSO4混合液,可检测待测样液中是否含有可溶性还原糖,而不能直接检测是否含有蛋白质,B错误;将酶和底物分别在设定的温度下处理后,再将酶溶液与底物溶液混合摇匀,可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C错误;艾弗里提取的DNA掺杂有非常少量的蛋白质,实验中没有完全排除蛋白质的作用,D正确。 【点睛】思路方法点拨: 1.对整个生物界而言,由于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只有少数R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所以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赫尔希和蔡斯用35S和32P分别标记T2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证明了噬菌体的DNA是遗传物质,没有进行其他各种生物遗传物质的研究,因此不能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2.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的成分中都含有NaOH和CuSO4,但两者CuSO4溶液的浓度不同,并且斐林试剂使用时是先混合后加入,需要水浴加热条件,而双缩脲试剂使用时需先加入NaOH溶液,后加入CuSO4溶液,不需要加热,故用新配置的NaOH和CuSO4混合液,可检测待测样液中是否含有可溶性还原糖,而不能直接检测是否含有蛋白质。 3.探究温度(或pH值)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时,在操作步骤上要保证先将酶和底物分别在设定的温度(或pH值)下处理后,再将酶溶液与底物溶液混合摇匀,以保证酶促反应只在设定的温度(或pH值)下进行,不能先将酶和底物分别在设定的温度(或pH值)下处理后,再将酶溶液与底物溶液混合摇匀。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神经损伤后产生的信号会激活脑室下的神经干细胞,这些细胞可以向脑内病灶迁移和分化,从而实现组织修复。下列有关神经细胞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实现组织修复的过程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过程

B. 组织神经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是可以运动的

C. 神经细胞若产生兴奋,则膜内K+/Na+的值增大

D. 神经细胞释放神经递质的过程中消耗ATP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细胞膜可控制物质进出细胞,以胞吐形式释放的物质都是蛋白质

B. 破坏小鼠浆细胞中的高尔基体后,免疫水平基本不变

C. 洋葱的根尖细胞中无叶绿体,所以用根尖细胞不能培养出含叶绿体的植物体

D. 胰岛素是通过与靶细胞膜上相应受体的结合来实现细胞间的信息传递

 

查看答案

【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科学家为了提高光合作用过程中Rubiaco酶对CO2的亲和力,利用PCR定点突变技术改造Rubisco酶基因,从而显著提高了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请回答下列问题:

(1)PCR定点突变技术属于_____(填“基因工程”或“蛋白质工程”)。可利用定点突变的DNA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常用______ 将基因表达载体导入植物细胞,还需用到植物细胞工程中的_______技术,才能最终获得转基因植物。

(2)PCR过程所依据的原理是 _______。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时,需要加入两种引物。一个DNA分子三轮复制以后,含有两种引物的DNA分子有 ____个。

(3)目的基因进入受体细胞内,并在受体细胞内维持稳定和表达的过程称为_____。科研人员通过实验研究发现培育的该转基因植株的光合作用速率并未明显增大,可能的原因是_____

(4)另有一些科学家利用生物技术将人的生长激素基因导入小鼠受精卵的细胞核中,经培育获得一种转基因小鼠,其膀胱上皮细胞可以合成人的生长激素并分泌到尿液中。有关叙述错误的是_____

A.选择受精卵作为外源基因的受体细胞是因为这种细胞的全能性最容易表达

B.采用DNA分子杂交技术可检测外源基因在小鼠细胞内是否成功表达

C.人的生长激素基因能在小鼠细胞表达,说明遗传密码在不同种生物中可以通用

D.将转基因小鼠体细胞进行核移植(克隆),可以获得多个具有外源基因的后代

 

查看答案

【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在农村,泡菜的制作方法是:先对新鲜的蔬菜进行整理、清洁,然后放入彻底清洗并用白酒擦过的泡菜坛中,再向坛中加入盐水、香辛料及一些“陈泡菜水”。密封后置于阴凉处,适宜环境温度为 28~30°C。请回答:

(1)用白酒擦拭泡菜坛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

(2)泡菜腌制过程中微生物发酵会产生亚硝酸盐,可用_____________法测定其含量,测定时还需要用___配制标准显色液。关于测定亚硝酸盐含量实验操作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有____(多选)

A.泡菜制作需要配制盐水,其中清水与盐的质量比为4:1

B.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反应形成紫红色产物

C.制备样品处理液,加入氢氧化铝乳液的目的是除去色素等杂质,得到澄清溶液

D.泡菜腌制时间长短会影响亚硝酸盐含量,但温度和食盐的用量不影响其含量

(3)若要获得优良乳酸菌菌种,纯化菌种时,更易分离得到单菌落的接种方法是__________,培养时还需提供___________条件。

(4)最适合食用的泡菜是发酵___________(填“初”、“中”或“后”)期,发酵初期的泡菜咸而不酸,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某种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的二倍体(2N=60)鹦鹉,其羽色受三个复等位基因控制:红色R、黄色Y、绿色G。现有三个纯合亲本的杂交组合,它们的后代表现如下表,请据表回答下列问题:

   

(1)若要求只依据其中一组杂交组合来判断控制该种鹦鹉羽色基因的位置,则符合要求的是杂交组合______,控制这种鹦鹉羽色的基因位于_____染色体上。根据表中杂交实验结果判断基因 R、Y、G 之间的相对显隐性关系为_______________

(2)控制羽色的基因R和G都是由Y基因突变而来,这体现了基因突变的__________,雄性鹦鹉羽色的基因型共有______种。若表中P的所有个体中♀黄色:♀绿色:♀红色= 1:1:1,♂黄色:♂绿色:♂红色 = 1:1:1,将F1雌性鹦鹉与F1雄性鹦鹉随机交配,理论上后代群体中G的基因频率为__________ (用分数表示)。

(3)选择一定羽色的亲本杂交,根据羽色即可区分子一代的性别,请写出至少三种符合要求的杂交组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基因型组合表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