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某雌雄同株异花植物花色产生机理为:白色前体物质→黄色→红色,A基因(位于 2号染...

某雌雄同株异花植物花色产生机理为:白色前体物质→黄色→红色,A基因(位于 2号染色体上),控制黄色;B基因(位置不明),控制红色。用纯种白花和纯种黄花杂交得F1,F1自交得F2,实验结果见下表甲组。

(1)与豌豆杂交相比,该植物的杂交可以省去________环节,但仍需在开花前给雄、雌花_________处理。

(2)甲组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

(3)B基因和b基因中的碱基数目________(“一定”或“不一定”)相等,在遗传时遵循基因的__________定律。根据表中实验结果,推知B基因_______(“是”或“不是”)位于2号染色体上。

(4)研究人员某次重复该实验,结果如表中乙所示。经检测得知,乙组F1的2号染色体部分缺失导致含缺失染色体的雄配子致死。由此推测乙组F1的2号染色体缺失部分_________(“包含”或“不包含”)A或a基因,发生染色体缺失的是________(“A”或“a”)基因所在的2号染色体。

(5)为检测某红花植株(染色体正常)基因型,以乙组F1红花作亲本与之进行正反交,若正反交子代表现型相同,则该红花植株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

 

去雄 套袋 AAbb aaBB 不一定 分离 不是 不包含 A AABb或AABB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和从图表获取信息能力,需要学生能从图表中提取有效信息并结合这些信息,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解答本题需要用到以下方法: 1.用分离定律解决自由组合问题 (1)基因分离定律是自由组合定律的基础。 (2)解题思路首先将自由组合定律问题转化为若干个分离定律问题。在独立遗传的情况下,有几对基因就可以分解为几个分离定律问题。如AaBb×Aabb可分解为:Aa× Aa,Bb×bb。然后,按分离定律进行逐一分析。最后,将获得的结果进行综合,得到正确答案。 2.用假设的方法把各种可能的情况都分析一遍,看是否与题意相符,最后做出综合判断。 (1)豌豆是自花传粉植物,而且是闭花受粉,而该植物是雌雄同株异花植物,因此,与豌豆杂交相比,该植物的杂交可以省去了去雄环节,但仍需在开花前给雄、雌花套袋处理。 (2)根据甲组实验F2中红花∶黄花∶白花=9∶3∶4,推知控制花色的两对基因独立遗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而且F1的基因型是AaBb。结合花色产生机理,可推知亲本纯种黄花的基因是AAbb、亲本纯种白花的基因型是aaBB。 (3)等位基因B和b的形成是基因突变的结果,基因突变是基因中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因此,B基因和b基因中的碱基数目不一定相等,在遗传时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由(2)小题的分析可知,控制花色的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由于A/a基因位于 2号染色体上,所以B基因不是位于2号染色体上。 (4)由题意可知红花基因型为A_B_,黄花基因型为A_bb,白花基因型为aa_ _,F1红花基因型均为AaBb,乙组F2表现型及比例为红花∶黄花∶白花=3A_B_∶1A_bb∶4aa_ _。两对基因首先分析一对:A_:aa=4:4,而检测得知乙组F1的2号染色体缺失导致雄配子致死,缺失的染色体有四种情况,我们逐一分析如下:①缺失部位含A:若缺失部位含A,F1不应该为红色,错误;②缺失部位含a:F2中不应有白色aa_ _,错误;③含A的染色体缺失,但是A没有缺失:F1基因型可以表示为Aa,F1只能产生一种含a基因的正常雄配子,产生2种分别含A和a基因的数目相等的雌配子,F1自交后代为A_:aa=1∶1;单独考虑B和b基因,F1自交后代为B_∶bb=3∶1,综合考虑两对等位基因,则后代为3A_B_∶1A_bb∶4aa_ _,符合实验结果;④含a的染色体缺失,但是a没有缺失:F1基因型可以表示为Aa,F1只能产生一种含A基因的正常雄配子,产生2种分别含A和a基因的数目相等的雌配子,则F1自交后代为aa个体,即不可能有白花,错误。故可判断2号染色体的缺失部分不包含A、a基因,发生染色体缺失的是A基因所在的2号染色体。 (5)为检测某红花植株(染色体正常)基因型,以乙组F1红花作亲本与之进行正反交,根据(4)的结论,乙组F1红花2号基因型为A-aBb,产生的雄配子只有aB、ab两种,产生的雌配子有AB、Ab、aB和ab四种。假设正交实验为乙组F1红花(♂) ×待测红花 (♀),①若待测植株基因型为AABB,则后代全为红花;②若待测植株基因型为AABb,则后代为红花∶黄花=3∶1;③若待测植株基因型为AaBB,则后代为红花∶白花=1∶1;④若待测基因为AaBb,则后代为红花∶黄花∶白花=3∶1∶4。则反交实验为乙组F1红花(♀) ×待测红花 (♂),①若待测植株基因型为AABB,则后代全为红花;②若待测植株基因型为AABb,则后代为红花∶黄花=3∶1;③若待测植株基因型为AaBB,则后代为红花∶白花=3∶1;④若待测基因为AaBb,则后代为红花∶黄花∶白花=9∶3∶4。因此,若正反交子代表现型相同,则该红花植株基因型为AABb或AAB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具有多样性和统一性。请回答相关问题。

Ⅰ、下图为细胞的生物膜系统概念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的c3________,d2___________

(2)图中__________是细胞内膜面积最大的结构,与渗透作用密切相关的细胞结构有___________(用图中字母作答)。

(3)同一个体不同细胞内各种生物膜含量不同,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

(4)若神经细胞内的g被破坏,会导致突触小泡的数量___________

Ⅱ、(1)把病毒培养在青霉素的培养基中不生长,________(“能”或“不能”)说明青霉素对病毒有杀伤作用,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核杆菌属于胞内寄生菌,其蛋白质_________(“是”或“不是”)在宿主细胞的核糖体上合成。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依据种群的年龄组成可以预测种群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关系

B. 种群密度和年龄组成中,前者是所有种群具有的数量特征

C. 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D. 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中以CO2和含碳有机物的形式传递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生物变异和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基因重组并非只发生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B. 突变和基因重组均能作为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C. 长期使用杀虫剂容易使害虫产生抗药性变异,进而使害虫产生较强的抗药性

D. 隔离阻断了种群间的基因交流,基因库的明显差异导致生殖隔离的产生

 

查看答案

下图为线粒体的内膜上发生的生理过程。NADH将有机物降解得到的高能电子传递给质子泵,后者利用这一能量将H+泵到线粒体基质外,使得线粒体内外膜间隙中H+浓度提高,大部分H+通过特殊的结构①回流至线粒体基质,同时驱动ATP合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上述过程中能量转化过程是有机物中稳定化学能→电能→ATP中活跃化学能

B. H+经质子泵被泵到线粒体基质外属于协助扩散

C. H+有膜间隙向线粒体基质的跨膜运输属于主动运输

D. 硝化细菌在合适条件下可以发生上述过程

 

查看答案

下列用洋葱作为实验材料,操作方法或结果正确的是

A.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时,外界溶液的浓度越高实验效果越好

B. 绿色的洋葱管状叶可以作为“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的实验材料

C. 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时,能看到处于后期的细胞中染色体移向两极的过程

D. 观察线粒体在细胞中的分布时,需将洋葱内表皮细胞烘干后再染色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