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某植物为雌雄异花同株,随机受粉,茎有红茎和绿茎两种,由一对等位基因 A/a控制,...

某植物为雌雄异花同株,随机受粉,茎有红茎和绿茎两种,由一对等位基因 A/a控制,某研究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一:随机选取一株红茎植株,让其自交,F1中红茎植株︰绿茎植株约为3︰1。

实验二:随机选取一株绿茎植株,让其自交,F1全为绿茎植株。

实验三:随机选取30株红茎植株,让其随机传粉,F1中红茎植株︰绿茎植株约为15︰1。

请回答以下问题:

(1)根据实验            可判断出,红茎和绿茎这一对相对性状中,             为显性性状,理由是                                                        

(2)实验三中F1性状分离比不为3︰1,其原因是                                      。实验三亲本红茎植株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                             

(3)将实验三F1中的绿茎个体拔掉,让F1中红茎植株进行随机受粉,得到F2,理论上,F2的红茎植株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             

 

(1)一和三 红茎 若红茎为隐性性状,则隐性纯合子自交及随机传粉的后代不可能出现绿茎(或全为红茎),与题意不符合。(若答:若红茎为显性性状,则显性杂合子自交及随机传粉的后代会出现绿茎,与题意符合。不扣分)。 (2)30株红茎植株中既有纯合子也有杂合子 AA ︰Aa =1︰1 (3)2/3 【解析】(1)实验一和实验三亲本均为红茎,后代出现绿茎,说明绿茎基因在亲代不表现,红茎为显性性状。 (2)茎的红茎和绿茎一对等位基因 A/a控制,实验三中F1性状分离比为15︰1,说明随机选取的30株红茎植株中既有纯合子也有杂合子。亲本产生a基因的概率为,亲本中Aa的比例为1/2。 (3)实验三亲本产生a基因的概率为,根据基因平衡定律,F1中个体的基因型比例为9AA︰6Aa︰1aa,去掉绿株,F1中红茎植株产生A配子的比例为4/5,产生a配子的比例为1/5,F2植株中AA占16/25,Aa占8/25,红茎植株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2/3。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基因的分离定律。 【名师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一是根据后代隐性性状的比例,推测亲本产生隐性配子的比例,进而推知亲代各种基因型的比例。隐性性状往往是解决问题的突破口。二是通过配子比例及配子间的随机结合解决随机交配问题。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某经过改造的湖泊生态系统主要存在三个营养级,分别为植物、植食性动物和肉食性动物。三个营养级的能量流动调查结果如下表所示(单位:×103kJ),该生态系统中某种植食性鱼类的种群增长速率和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绿色植物等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生产者在生态系统中的主要功能是_____________

(2)分析上表中的数据,植物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为____________×103kJ,能量由第二营养级向第三营养级的传递效率约为____________(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植食性动物同化的能量流入分解者的包括__________两部分。

(3)该生态系统中全部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共同构成了___________________。调查水体中鱼类种群密度的方法一般为______________。分析上图可知,由0到T2时间段内,该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为_________

 

查看答案

人体通过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来进行应激反应和维持内环境理化性质的相对稳定。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小陈用针尖扎了小李一下,小李无意识地作出了反应,此时,小李受刺激部位膜内外电位是__________,此电位的形成是_____________造成的。兴奋在反射弧中单向传递的原因是反射弧中存在_____________结构,在该结构中传递的信号分子是_____________

(2)在寒冷环境中,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接受传入神经传来的兴奋,产生_____________激素,作用于垂体,经垂体分泌激素,进一步作用于甲状腺,引起人体内_____________激素的分泌增多,从而提高细胞代谢速率,增加产热;同时,下丘脑直接通过神经调节作用于_____________(填丙种腺体),使其分泌的激素增多,增加产热。

(3)在神经调节过程中,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有兴奋性递质和抑制性递质,二者的作用效果不同(如图甲和图乙)。

图甲和图乙中,图_____________中的突触能使下一个神经元受到抑制。图乙中的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可使 ____________(填“阴”或“阳”)离子Y内流。

 

查看答案

某实验小组利用新鲜的绿叶为材料,进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分离绿叶中的色素常用纸层析法,该方法的原理是____________。A、B是滤纸条上的标记,根据实验现象可知层析液最先所处的位置是__________(填“A”或“B”)处。

(2)在色素的提取与分离过程中,偶然发现某植株缺失第Ⅲ条色素带。

①缺失第Ⅲ条色素带的植株不能合成_________,导致对__________光的吸收能力明显减弱。

②该实验小组为了研究缺失第Ⅲ条色素带的植株(甲)和正常的植株(乙)光合作用速率的差异,在不同的光照强度下测定了两植株的C02吸收速率,结果如下表所示:

光照强度(klx)

0

5

10

15

20

25

30

CO2吸收速率(mg•m-2•h-1)

-3.6

-0.72

2.4

3.0

4.8

6.9

7.2

-4.6

-1

2.4

3.6

5.8

7.9

8.8

 

根据表格中信息可知,更适合在强光下生活的是植株___________(填“甲”或“乙”。当光照强度为15klx时,植株甲的光合作用速率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植株乙;当光照强度为30klx时,植株甲积累的葡萄糖的量约为___________mg•m-2•h-1

 

查看答案

某二倍体植株染色体上控制花色的基因A2是由其等位基因A1突变产生的,且基因A1、A2均能合成特定的蛋白质来控制花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基因A2是基因A1中碱基对的增添或缺失造成的

B. 基因A1、A2是同时存在于同一个配子中的

C. 基因A1、A2不能同时存在于同一个体细胞中

D. 基因A1、A2合成蛋白质时共用一套遗传密码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图中①②两种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所有病毒均含有①②

B. 密码子位于①上,反密码子位于②上

C. ②独特的结构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

D. ①和②中碱基互补配对方式相同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