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研究人员用野生一粒小麦与山羊草杂交获得野生二粒小麦的过程如图。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

研究人员用野生一粒小麦与山羊草杂交获得野生二粒小麦的过程如图。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 野生一粒小麦与山羊草属于同一物种,因为不存在生殖隔离

B. 秋水仙素通过促进染色体着丝点分裂,使染色体数目加倍

C. 野生二粒小麦为二倍体,其能通过减数分裂产生可育配子

D. 通过诱导多倍体方法可克服远缘杂交不育,培育作物新品种

 

D 【解析】一粒小麦与山羊草杂交的子代不育,即它们存在生殖隔离,因此两者不是同一物种,A错误;秋水仙素抑制细胞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而不是促进染色体着丝点分裂,B错误;一粒小麦与山羊草杂交,获得的杂种为二倍体,通过秋水仙素处理,染色体数目加倍,野生二粒小麦为四倍体,C错误;当植物体不存在同源染色体或同源染色体组数是奇数时,杂交不育,可以数通过诱导多倍体的方法培育出作物新类型,D正确。 【点睛】“新物种”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1)与原物种间已形成生殖隔离(不能杂交或能杂交但后代不育)。 (2)物种必须是可育的。如三倍体无子西瓜、骡均不可称为“物种”,因为它们均是“不育”的,而四倍体西瓜相对于二倍体西瓜则是“新物种”,因它与二倍体西瓜杂交产生的子代(三倍体西瓜)不育,意味着二者间已产生生殖隔离,故已成为另类物种。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关于遗传分子基础的叙述,正确的是

A. DNA分子一条链上相邻碱基之间通过氢键连接

B. 核糖体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启动遗传信息的翻译

C. T2噬菌体可利用寄主细胞内的物质大量增殖

D. mRNA上碱基改变即可改变肽链中氨基酸的种类

 

查看答案

酶和ATP是与生物新陈代谢密切相关的两种物质。下列有关酶和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酶在最适温度下长期保存以保持其最高活性

B. 探究蛋白酶的专一性,可用双缩脲试剂检测

C. 有氧呼吸中ATP的合成一定伴随着氧气的消耗

D. 在剧烈运动时肌细胞产生ATP的速率增加

 

查看答案

细胞自噬能快速提供燃料供应能量,或者提供材料来更新细胞组分,因此在细胞面对饥饿时,它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细胞自噬过程中溶酶体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受损的线粒体功能逐渐退化,会直接影响葡萄糖的氧化分解

B. 溶酶体中水解酶的合成与加工需要经过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C. 当细胞养分不足时,细胞“自噬作用”一般会减弱

D. 人工破坏溶酶体的膜可加速细胞的自噬作用过程

 

查看答案

I.科学家将人的生长激素基因与pBR322质粒进行重组,得到的重组质粒导入牛的受精卵,使其发育为转基因牛,再通过细胞工程培育为转基因克隆牛。pBR322质粒含有两个抗生素抗性基因和5个限制酶切点(如图2)。将重组质粒导入大肠杆菌,并成功地在大肠杆菌中得以表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1中显示的人的生长激素基因是通过人工合成的,图中①过程需要的酶是__________。该过程所依据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字母和箭头表示)。

(2)图1中的mRNA是从人体的_______________细胞中获取。

(3)重组质粒形成与否需要鉴定和筛选,方法是将重组质粒的DNA分子导入大肠杆菌,通过含抗生素的培养基进行培养,观察大肠杆菌的生长、繁殖情况进行判断,如图3所示:

如果受体菌在培养基A上能生长、繁殖形成菌落,而不能在培养基B上生长、繁殖,则使用限制酶a的切点是图2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即目的基因插入了___________________中。

II.SRY基因是Y染色体上的性别决定基因,SRY—PCR胚胎性别鉴定技术能准确鉴定早期胚胎性别,应用前景十分广阔。请回答相关问题:

用SRY—PCR法鉴定胚胎性别需要充足的材料并保证被测胚胎的活性,因此,首先从被测胚胎中取出几个细胞,提取_______________,然后用________________的一段脱氧核苷酸序列作引物,进行PCR扩增。鉴定扩增产物,制备具有SRY基因特异性的探针,出现阳性反应者,胚胎为__性。

 

查看答案

某研究小组从牛的瘤胃中采集样本,进行分解尿素的微生物的分离与计数。实验基本步骤如下:

1)分解尿素的微生物含有_______________,因此,配制培养基时以尿素作为唯一氮源,尿素会被分解成_________使培养基的碱性增强。

2)配制培养基时,需添加琼脂,琼脂起________________作用;培养基中添加___________作为指示剂,可使目标菌落的周围产生红色环带。

3)对尿素溶液进行灭菌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___灭菌。

A.高压蒸汽 B.干热 C.添加抗生素 D.过滤 E.紫外线照射 F.70﹪酒精浸泡

4)该小组在接种前,随机取若干灭菌后的空白平板先行培养了一段时间,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将1mL瘤胃样液稀释1000倍,在3个平板上用涂布法分别接入0.1mL稀释液;经适当培养后,3个平板的菌落数分别为494745。据此可得出每升瘤胃样液中分解尿素的微生物活菌数为__________,理论上,统计的菌落数往往_____(低、等、高)于接种的实际活菌数目。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