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基因治疗是指将外源正常基因导入靶细胞,以纠正或补偿因基因缺陷和异常引起的疾病,以...

基因治疗是指将外源正常基因导入靶细胞,以纠正或补偿因基因缺陷和异常引起的疾病,以达到治疗的目的。干扰素基因缺失的小鼠不能产生成熟淋巴细胞,科研人员利用胚胎干细胞(ES细胞)对干扰素基因缺失的小鼠进行了基因治疗。请回答:

(1)为使干扰素基因在小鼠细胞中高效表达,需要把来自cDNA文库的干扰素基因片段正确插入基因表达载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间。

(2)将干扰素基因导入ES细胞的方法是___________,采用___________可以鉴定目的基因是否插入到受体细胞染色体DNA分子上,再将能正常表达干扰素的细胞转入到小鼠体内,这种治疗方法称为___________。导入ES细胞而不是导入上皮细胞是因为ES细胞在功能上具有___________

(3)干扰素基因缺失的小鼠易患某种细菌导致的肺炎,引起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小鼠缺少成熟的淋巴细胞,降低了小鼠免疫系统的___________功能。

(4)用于基因治疗的基因有三类,一类是把正常基因导入有基因缺陷的细胞中,以表达出正常性状来治疗,第二类是反义基因,即通过产生的mRNA分子与病变基因产生的___________进行互补结合,来阻断非正常蛋白质的合成;第三类是编码可以杀死癌细胞的蛋白酶基因。

 

启动子 终止子 显微注射技术 DNA分子杂交 体外基因治疗 发育的全能性 防卫 mRNA 【解析】试题分析:基因工程技术的基本步骤:目的基因的获取:方法有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利用PCR技术扩增和人工合成。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基因表达载体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等。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根据受体细胞不同,导入的方法也不一样。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有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有效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的方法是感受态细胞法。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分子水平上的检测:①检测转基因生物染色体的DNA是否插入目的基因--DNA分子杂交技术;②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分子杂交技术;③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个体水平上的鉴定:抗虫鉴定、抗病鉴定、活性鉴定等。 (1)来自cDNA文库的基因是通过逆转录得到的,无启动子和终止子等,将其插入在表达载体的启动子和终止子之间才能构成完整的基因并在受体细胞内表达。 (2)干扰素基因为目的基因,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ES细胞)常用显微注射技术。采用DNA分子杂交可以鉴定目的基因是否插入到受体细胞染色体DNA分子上,再将能正常表达干扰素的细胞转入到小鼠体内,这种治疗方法称为体外基因治疗。ES细胞又叫胚胎干细胞,具有发育的全能性。 (3)淋巴细胞参与机体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与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有关。 (4)反义基因是通过产生的mRNA分子与病变基因产生的mRNA进行互补结合形成的。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基因表达载体的组成,明白人工合成的目的基因是不含启动子和终止子的,需要加以修饰或者插入质粒的两者之间。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生物——选修1技术实践】(除标注外,每空2分,15分)

下列是用花粉培养植株的相关问题,请回答:

(1)通过花药培养产生单倍体植株一般有两种途径:一种是花粉通过     阶段发育为植株,另一种是在诱导培养基上先形成      ,再将其诱导分化成植株。这两种途径主要取决于培养基中     (1分)的种类及浓度配比。

(2)花粉植株的培养(如月季花药培养)包括材料的选取、材料的毒、接种和培养等过程。材料的选取可先对花粉粒运用       进行染色,然后通过镜检来确定其中的花粉是否处于适宜的发育期。

(3)花粉的形成经历了四分体时期、         等阶段。该“四分体”与减数分裂过程中的四分体不同,是指由一个花粉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产生的连在一起的4个细胞。月季花药培养时的花粉粒最好是     

(4)材料消毒主要有以下几步:

①将花蕾在酒精中浸泡约30 s 

②放入氯化汞液中2~4min

③无菌水清洗,然后用吸水纸吸干花蕾表面的水分 

④用无菌水冲洗3~5次

正确的顺序是       

5)某同学在进行组织培养过程中,发现只分裂而不分化出芽和根,可能原因是    

 

查看答案

某单子叶植物籽粒的非糯性(A)对糯性(a)为显性,甜粒(B)对非甜粒(b)为显性。现进行相关研究(不考虑交叉互换)。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Ⅰ.(1)若要确定这两对等位基因的位置关系,可将AaBb的植株自交,其中一种预测结果是,F1的表现型及比例若为非糯性非甜粒:非糯性甜粒:糯性非甜粒=1:2:1,则说明这两对基因的位置关系是位于________(同源/非同源)染色体上的__________(等位/非等位)基因。

(2)已知非糯性花粉遇碘液变蓝,糯性花粉遇碘液变棕色,甜粒的花粉呈球形,非甜粒的花粉呈椭球形。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AaBb的植株产生4种类型的花粉,且比例为1:1:1:1,则花粉出现这种比例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要快速培育糯性甜粒的植株,可利用上述花粉进行离体培养,在对获得的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即可得到所需植株,这些植株自交后,所得籽粒在同一植株上的表现型_________(填“一致”或“不一致”)。

Ⅱ.若该植株为XY型性别决定雌雄异株植株,且A、a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则籽粒的非糯性和糯性在遗传上是否会表现出于性别相关联?__________(填“是”或“否”),试举一例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亲本相应的基因型即可)。

 

查看答案

回答下列关于草原生态系统的问题:

(1)鼠害是草原主要灾害,鼠是恒温动物,同化的能量中只有2%左右用于自身的___________,大多数在呼吸作用中以___________的形式散失。

(2)在草原生态系统中,一种昆虫靠吸取植物的汁液为食,他们的种间关系为___________,利用性外激素扰乱害虫的雌雄交配,这属于___________(填“化学”或“生物”)防治,这是利用___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信息传递起的作用。

(3)草原上不同的地段上分布着种类和密度不同的牧草,在水平方向上他们通常呈___________分布。

(4)调查流经该草原河流里的草鱼种群密度的常用方法是___________,该方法对草原上土壤中所有的动物是否都适用?___________(填“是”或“否”),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人工合成的植物激素类似物常用于生产实践。某课题组研究了赤霉素(GA3)和生长素(IAA)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切取菟丝子茎顶端2.5cm长的部分(茎芽),置于培养液中无菌培养。实验分为A、B两组,分别培养至第1、8天,再用适宜浓度的激素处理30天,测量茎芽长度,结果见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A、B西组的实验结果表明离体时间短的茎芽中本身含的________低,而________较高。

(2)菟丝子茎芽细胞在生长过程中体积变化最大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_____。实验发现,细胞在持续生长过程中,细胞壁的厚度能基本保持不变,因此,还必须合成更多的________________等物质。

(3)用激素处理时,应用IAA处理茎芽尖端而不是加在培养液中,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4)促进茎芽的伸长除了实验中的两种激素外,还有___________激素,合成部位是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图1为适宜情况下某植物幼苗叶绿体中某两种化合物的变化。图2为a、b两种植物在其他条件均适宜的情况下,光照强度对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的影响。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光合作用中ATP的消耗及有氧呼吸中[H]的消耗分别发生在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具体的结构)。

(2)若T1时突然增加CO2浓度,则短时间内物质A、B分别指的是_______________([H]、ADP、C3或C5)。

(3)图2中阴影部分的纵向值代表相应光照强度时的________________(填“a”或“b”)植物可能更适宜生活于弱光照环境中。当植物长时间处于黑暗条件下时,叶片会变为黄色,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4)将a植物放在常温下暗处理2h,重量减少4mg,再用适当光照射2h,测其重量比暗处理前增加4mg,则该植物的实际光合速率是___________mg/h。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